長篇小說《牛虻》是英國女作家埃·莉·伏尼契的代表作,小說出版以來,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在人口最多的中國和土地最寬的前蘇聯(lián),《牛虻》擁有無數(shù)的讀者,影響了幾代青年!杜r怠芬允攀兰o三四十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對奧地利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為背景,以愛國志士“牛虻”的命運、遭遇和結局為線索,猛烈抨擊了天主教會虛偽的反動本質,熱情歌頌了意大利人民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所作的英勇斗爭。
《牛虻》中的亞瑟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一樣,都是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經(jīng)受命運的考驗。他們在身體上和內心都承受了非人的折磨, 后成為堅定的信仰捍衛(wèi)者,而牛虻承受的內心痛苦可能還要 多一些。他給我們留下的思索是:人到底該為什么活著,應該怎樣活著……這部作品的主人公牛虻走上革命道路的人生歷程,他堅定的信念,以及所表現(xiàn)的堅強、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精神,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中國讀者。此書豐富深刻的人性刻畫也感動很多讀者。出版后 賣出逾450萬冊 。
伏尼契,愛爾蘭作家, 數(shù)學家喬治?布爾之女。1864年生于愛爾蘭科克市,1960年7月28日卒于美國紐約市,享年九十六歲。伏尼契于1885年在柏林音樂學院畢業(yè)。1887年到1889年,她在俄國彼得堡,曾經(jīng)跟俄國革命團體有過接觸;赜,她曾與 革命運動導師恩格斯和俄國的普列漢諾夫相識。她三十三歲時寫下代表作《牛虻》,在中國和 引起巨大反響,先后被改編成多部歌劇和影視作品。 古緒滿,安徽無為縣人。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理事,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理事。1980年起,一直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的教學。1988年曾赴英國 Leeds大學,一面進修提高業(yè)務,一面從事翻譯課教學。先后在大陸和 等多家出版社出版譯著多部,約300萬字。其中獨譯或合譯的有《牛虻》、《仆人的足跡》、《決戰(zhàn)中東》(合譯)、《針眼》(合譯)《西點危機》(合譯)等。發(fā)表學術論文 20 余篇;教學論文數(shù)十篇,編纂工具書和教材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