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經(jīng)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jīng)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閱讀經(jīng)典的用處,就在教人見識經(jīng)典一番。做一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至少對于本國的經(jīng)典,也有接觸的義務。
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陶行知文集、蘇霍姆林斯基選集、教育的經(jīng)濟價值、終身教育引論、明日之學校、愛彌兒、和老師的談話等。
蘇州博物館圖書館所藏中文古籍有10萬余冊(含卷軸、冊頁等),雖不云多,然可日精善,尤其是佛教經(jīng)卷、地方文獻、碑帖拓片、名人手稿等,均為極富特色的館藏佳品。自2007年開展全國古籍普查始,蘇州博物館迄今已有56種古籍入選全國珍貴古籍名錄,127種入選江蘇省珍貴古籍名錄,其中不乏歷史文獻性、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俱佳的珍品
《愛日精廬藏書志》中國清代張金吾的藏書室設在張金吾家鄉(xiāng)昭文。嘉慶二十五年初編成藏書志4卷,以木活字印行。六、七年后,藏書續(xù)有增加,在舊編藏書志的基礎上,重加編次,附入原書序跋,編成《愛日精廬藏書志》36卷,《續(xù)志》4卷,于道光七年刻印問世,今通行有道光七年張金吾家刻本光緒十三年吳縣徐氏靈芬閣木活字合刊本。
清代學者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一中說:“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涂,方能得其門而入,然此事非苦學精究,質(zhì)之良師,未易明也!痹谕瑫砥咧杏衷疲骸胺沧x書最切要者,目錄之學。目錄明,方可讀書;不明,終是亂讀! 現(xiàn)代目錄學家姚明達說:“目錄學者,將群書部次甲乙,條別異同,推闡大義,疏通倫類,將
《雪域?qū)毜洌何鞑刈灾螀^(qū)入選一、二、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古籍圖錄》收錄西藏自治區(qū)入選一、二、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34部藏文古籍的書影,每部有藏漢文對照說明。所收典籍展示了西藏珍貴典籍的面貌,反映了西藏自治區(qū)古籍保護工作的成果。對于推動西藏古籍保護工作、搞好文化建設及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吳江藝文志(套裝共2冊)》編排以年系人,以人系書。條目總體上先按時代劃分,再以學者出生先后排序。每個條目分為學者簡介、作品著錄兩部分,而作品著錄部分一般包含\"著作集\"和\"零星詩文\"兩項。每種著作集盡可能揭示其收藏處,未見收藏者則注明記載處,而零星詩文僅指出其登載處。部分條目有需要特別說明的問題,則增列了\"編
首都圖書館始建于1913年,是我國較早成立的公共圖書館之一,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經(jīng)過多年的積累,現(xiàn)有古籍藏書近50萬冊(件),其中古籍善本6000多部,97000余冊(件)。《首都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依據(jù)《中國古籍善<首都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目》加以編排和著錄,對所收圖書的書名、卷數(shù)、著者、刻抄印年代、地域、刻書機構(gòu)
安宇,孫代峰主編的這本《十堰市古籍聯(lián)合書目》所收為湖北省十堰市圖書館、竹山縣圖書館、竹溪縣文化館、竹溪縣圖書館、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圖書館、鄖縣圖書館等館所藏之古籍。本目錄收錄范圍,主要是1911年之前的刻本、活字本、鉛印本、石印本、抄本書籍等,同時也包括1911至1949年中間出版的古典裝幀形式、內(nèi)容與中國古代文化有
本書所錄新文學(創(chuàng)作)初版本,皆為本館所藏。入藏日期迄于2008年12月31日。收錄內(nèi)容包括l949年9月以前出版的純文學性的新文學創(chuàng)作單行本與初次結(jié)集的作品集版本。以此二種版本內(nèi)容為基礎編輯的選集、文集、全集版本,叢刊性質(zhì)的多人合集版本,根據(jù)原著改編的作品集版本,紀實文學(如報告、通訊、傳記、非創(chuàng)作類書信日記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