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仁寺碑》為唐太宗紀念戰(zhàn)死將士而建。其碑楷書四十行,行八十四字。朱子奢撰文,無書人姓名,歷來傳為虞世南書,但眾說紛紜。本書選自長安舊家之陜西近代著名學者黨晴梵先生家舊藏金石碑帖拓本。此拓本較清末拓多數十字,墨色沉穩(wěn),并有陜西近代金石家黨晴梵先生題跋多段,當可珍重。
本書通過全新的定位來闡述文字設計的方法與應用語境的表達,主要內容包括漢字的基本結構、漢字的造字方法、漢字的造型特征、字體創(chuàng)意設計方法、商業(yè)字體的設計語境、同時每一部分都結合一些案例的分析,解析不同行業(yè)的商業(yè)品牌案例應如何設計與之相匹配的字體。
本書收錄賀瑞麟抄錄的明代顧憲成、趙南星、左光斗等著名學者的代表性詩作一百四十余首,同時輔以今人校注整理,較為全面系統地展現了賀瑞麟的書法藝術成就。本書系賀瑞麟墨跡首次公開出版,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藝術收藏價值。
本書為藝術理論類圖書。本書通過對鄭孝胥書法藝術和書學思想的梳理與解讀,深入探討了鄭孝胥書法的形成和演變過程,揭示了他的書風特點和風格轉變的脈絡。讀者能夠欣賞到鄭孝胥書法作品的精美之處,體會到他在書法藝術上的獨特貢獻和創(chuàng)新。下篇專題討論了鄭孝胥的社會交游情
本書按內容分為五個篇章。內容既有愛蓮說、陋室銘、誡子書等名篇,也有舉止端莊言不妄發(fā)、家勤則興人勤則健、讀書以至用、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等古今經典格言、儒釋道、名人名言內容。邵大箴先生提起方楚雄說,他有堅實而全面的繪畫功底,他受過傳統國畫和學院寫實造型兩方面的藝術訓練。他的書法平實和俊秀,從局部到整體都有縝密的構思,這也造就
本書以黑白兩色構成的書法藝術為研究對象,就書法藝術審美展開研究。首先從書法藝術概述入手,針對書法藝術審美客觀標準、基本原則、影響因素、具體方法、書法審美的主體與載體、書法的線條美、書法形式美感的多元構成以及書法的創(chuàng)作審美進行了分析研究;其次對書法藝術的美學傳承做了一定的介紹;最后還對當代書法美學的重構提出了一些建議;旨
本書蘊含著作者十余年來對古代楷書理論的研究心得,是整合古人偏用筆與偏結構兩種模式為一種模式的嘗試。全書主以“仁愛友善”四字為例進行講解,給出楷書結字的一般性原則,在用筆上提出給毛筆劃分功能區(qū),點畫上提出撇是“萬筆之母”等新銳觀點。本書是一本全新的楷書學習教材,用大量圖片來講解,細致入微,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本書對清宋曹的書學理論著作《書法約言》做了較全面的書法本體語言的解析互證。作者宋曹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書法家、愛國者和詩人。文章僅四千余字,確囊括了書法執(zhí)筆、臨摹、創(chuàng)作、審美、發(fā)展史等各各方面,一“約”字,正體現出他對前人書論的精湛提煉和總結,可為難得的書法學習之泛海指南。2015年由洪亮先生發(fā)起的“解析與圖文互證”法,應
《兩漢簡牘墨跡研究》:本書以兩漢簡牘墨跡為主要視角,審視兩漢書法(手書墨跡)史,試圖以簡牘墨跡將兩漢手書系統進行梳理、串連,使兩漢墨跡史能夠較為系統、條理。本書借助20年來新出土簡牘,分析其書寫特色及在漢代手書系統中的位置與特點,并依據簡牘特點將兩漢分為三個時期(西漢前期、西漢中后期和東漢),討論各期簡牘書跡及其特征,
《里耶秦簡書法研究》:里耶秦簡出土于湖南龍山里耶古城遺址,其內容豐富,涵蓋了戶口、物產、田租賦稅、勞役徭役、教育、醫(yī)藥等方方面面,是當時官方文書的典型代表。而且其數量龐大,其書跡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書寫面貌,為研究秦代書法提供了豐富的真實書寫材料。本書主要從書法層面對里耶秦簡書寫風格、筆畫形態(tài)、結字構形、章法布局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