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輯于明正統(tǒng)年間,比毛晉汲古閣刻宋六十名家詞早200多年。當時所見善本尚多,如南宋前期曾慥所編《東坡詞》《東坡詞拾遺》以及元闕名編《樂府補題》,均賴此書而得以傳存。此書所收詞集自《花間集》起,至南宋郭應祥《笑笑詞》止,名為百家,現(xiàn)缺10家,實有90家。本次影印出版的底本是天津圖書館藏明紅格抄本,此本原為天一閣舊藏?
《山居筆記》是一本詩歌集,收錄了作者近幾年來,以詩歌藝術(shù)的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作出來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和民族共同體建設以及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進步示范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詩歌集分為“我的親人”“我的山水”“我的家園”三輯,抒寫了欣欣向榮的滇中彝山大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村一寨在新時代出現(xiàn)和發(fā)生的變化,作者用一個詩人獨特的眼光發(fā)現(xiàn)
唐詩300首 彩圖注音版 小學生一二年級課外經(jīng)典書目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有聲讀物
《河岳英靈集》是唐代殷璠編選的專門收錄盛唐詩作的詩歌總集,書中選錄自常建至閻防的盛唐詩人24家,從唐玄宗開元二年(714)至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的詩作234首(現(xiàn)存230首),每人各附評語,是現(xiàn)存的唐人選唐詩中尤為重要的一種。作者選篇嚴格而精到,品評中肯,論詩以風骨、興象為旨趣,這使得此唐詩選本歷來頗受重視,影響
本書分為七個篇章,分別為“光,是看清一切事物的前奏”“聆聽茫茫蒼穹下沙與沫的低語”“順著歲月的河流讀懂人生”“生活,一半詩意一半煙火”“原來,我們是如此相親相愛”“讓今天矗立在昨天之上”“悟在感與不惑之間”,內(nèi)容涉及詩人的理想追求、成長思索親情愛情等方面,蘊含著作者對自然對人世的所見所感所思。
本書以四部叢刊影印明代楊澄校正本《陳伯玉文集》為底本,參校明代嘉靖王廷刻本《陳子昂集》、四庫全書《陳拾遺集》《全唐文》《全唐詩》《文苑英華》、敦煌寫本殘卷等對陳子昂詩文全集進行簡明校注,以便為讀者提供一個簡潔適中的讀本。
本書分“詩的花瓣”“揚州小巷的詩”“詩隨古運河流淌”三部分,內(nèi)容包括山水田園、名勝風光、靜物描寫、人事感悟、人緣靈理、四季氣候、工作所感和吟哦啟思等主題,用現(xiàn)代詩的形式,歌頌祖國山河、描寫家鄉(xiāng)變化、記錄工作所感、回憶精彩人生,啟示人們珍惜當下、熱愛家鄉(xiāng)、造福人民,既觀照了個人的日常生活,也展現(xiàn)了對故鄉(xiāng)的憂思,表達了對祖
本書收錄吳民先題畫詩、詩作、詞作約500首。收錄有《(清平樂)與諸友登紫瑯吟別》《別去三十五載后》《題蘭贈祈龍威老師》《題梅雀圖》《題紫藤》《題蘭竹石》《題墨牡丹》《題古陶牡丹》《(如夢令)六十自述》《擬八大獨鳥圖》等。
本書共一百二十余首,劃分為四個小卷。第一卷為:看見;第二卷為:長風;第三卷為:字紙;第四卷為:短歌。詩集中的詩歌多為詩人對人生際遇、情感世界、現(xiàn)實生活,以及人心比照、是非善惡等的觸及、探索與思考。詩集中的大多數(shù)詩歌看似平淡,實則有味;看似簡單,實則高古;看似刻意,實則自然……閱讀時,往往能在不經(jīng)意間令人眼前一亮,為之動
本書是姜亮夫先生用白話文翻譯屈原所作之賦的嘗試,姜亮夫先生經(jīng)過斟酌,選定的所譯篇目為學術(shù)界一般公認為屈原所作的篇目,如《離騷》《九歌》等。屈原作品在文法、語法及詞匯方面都各有特點,姜亮夫先生譯文采取字句對譯的方式,在尊重保留屈原個人特色的同時,又吸收一部分元曲的詞匯及表現(xiàn)手法,在充分顯示屈原作品特點的基礎上,使文章更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