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青春書寫”為主線,關注其在網絡文學中的存在樣態(tài),通過對其內蘊吸引力的發(fā)掘,參照“70后”作家創(chuàng)作中的青春呈現,探索中國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創(chuàng)作的共同性與共通性,思考其海外傳播等。在寫作方面,本書遵守學術規(guī)范和寫作規(guī)則,但不囿于學術話語的生搬硬套,試圖將理論活學活用,有一定的學術性和可讀性。
唐詩是寶貴的中華文化遺產,是唐代以后每一個炎黃子孫的精神食糧。如何閱讀唐詩是一個有趣的話題。本書從物理學的視角解讀唐詩中的一些名篇佳句,在講述物理知識的同時闡述人情即物理的道理那些深入人心的寫景抒情喻事佳句一定是合理的。本書收錄可引發(fā)物理闡述的唐詩43篇,是作者運用物理解讀文化的首次嘗試。
本書主要研究了明清之際江南詞學思想的流變,介紹了眾多詞學流派的特點、發(fā)展及代表人物等。涉及云間詞派和陳子龍、西陵詞派和西陵十子、柳州詞派和曹爾堪、廣陵詞派和王士禛、陽羨詞派和陳維崧、浙西詞派和朱彝尊、松陵及梁溪詞派的尤侗之和顧貞觀等。本書適合對古代文學尤其是明清文學感興趣的讀者。
本書為中國農林科學與文化對外翻譯與傳播系列叢書之一,以介紹傳統耕讀名人的生平事跡為主線,同時選取相關代表詩文作品進行賞析,讓讀者在其人生軌跡與詩文品讀的交融中,感悟體會耕讀傳家的精神內涵,了解中國耕讀文化的發(fā)展脈絡,思考當代耕讀文化的意義與價值。本書適合用于高校大學生耕讀拓展讀本,有助于學生樹立堅定文化自信,培育大國三
明清時期,戲曲藝術蓬勃發(fā)展,除舞臺表演外,還可供案頭閱讀。本書合《明清戲曲劇目簡評》與《戲曲小語》而成。《明清戲曲劇目簡評》以明毛晉《六十種曲》、今人黃仕忠《明清孤本稀見戲曲匯刊》為依據,述評69種為學界長期忽略的戲曲作品,簡中寓繁,論述作者生平,溯源戲曲本事,分析主題旨趣,探究曲文排場!稇蚯≌Z》以小語釋大旨,收錄
本書利用新見百回本《西游記》資料及相關研究成果,對《西游記》版本及其源流展開研究。首先,利用新見百回本《西游記》資料,確定世德堂本之前確實存在一種百回本《西游記》即前世本;其次,對比文本和圖像細節(jié),明確在流傳過程中世德堂本進行了增補和刪改;再次,結合《西游記》中出現的佛教瑜伽教及其儀式文獻相關內容,明確世德堂本的作者熟
組詩是內容豐富復雜而簡短的詩歌不能滿足表現需求時產生的一種詩歌體式,它以連章形式出現,為詩歌拓展寫作內容提供了典型范本。杜甫被譽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也是組詩創(chuàng)作的圣手,其詩歌創(chuàng)作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本書將杜甫組詩按年代分為五章,并選取其有代表性組詩二十
“閱古通今典藏叢書”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旨在弘揚優(yōu)秀中華傳統文化的重量級古籍整理叢書,精選極具文獻價值、文物價值、藝術價值的古籍善本,以影印形式展現古籍原貌。具體書目如下:1.《筆史》2.《墨史》3.《紙譜》4.《硯史》5.《琴史》6.《棋經》7.《書品》8.《古畫品錄》9.《茶經》10.《毛詩》11.《尚書》1
本書是一部從名物角度對《金瓶梅》進行細致研究的著作。作者援引考古發(fā)現,以文圖互證的方式,分門別類地對書中涉及到的一些日常器物進行了精彩的還原與分析,為解讀《金瓶梅》的文學世界打開了一扇獨特的窗口,也為我們感知古人的生活提供了文物與圖像的依據。
本書是一本以正能量治愈系漫畫IP“唐風肉肉”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詩詞漫畫,由著名作家、漫畫家蕭三閑著(繪)。全書分為六大主題,精選70余篇傳世的唐詩宋詞經典之作,探討藏在古詩詞里的“四季之美、田園詩意、人間有味、繾綣深情、佳節(jié)思緒、人生哲思”等,將古詩詞里的經典之作以樂觀開朗、活潑調皮的“肉肉”漫畫形象生動呈現,展現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