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歷史教育手冊》由上海博物館主編,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骨干中青年教師執(zhí)筆,旨在為歷史愛好者(包括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歷史知識的入門途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解歷史記憶的傳承、歷史文化的視野、歷史實踐的維度和博物館與歷史教育,體現歷史是人類的教育,是人文的基礎,讓讀者充分把握能生長、能發(fā)達、能演進的事實。
一個政客,希特勒,加上一個民族,德國人,如何能夠徹頭徹尾地改變一整個大陸的面貌,這一點至今成謎,但是,德國的力量其實比人們普遍認知中的要有限。拿猶太人為例,如果沒有眾多非德國籍歐洲人的熱衷合作,納粹分子不可能達成*終的清洗程度。反之,如果沒有眾多非德國籍歐洲人的反抗,那么多猶太人的存活也是無法想象的。對于德國納粹,二戰(zhàn)
該叢書由蘭登旗下的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該出版社成功策劃了J.K.羅琳的哈利波特,可見其眼光。這套Objectlessons預計圍繞生活中的三十多種物件展開,叢書希望通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具象或抽象之物的歷史文化,來揭示出隱匿其背后的真相,即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意義,以及這些物是如何型塑我們的生活并且被賦予意義
格物致知,萬萬沒想到的趣味歷史。 你知道嗎?辣椒是瑪雅人制作巧克力的原料之一,整形美容追根溯源是為了修復戰(zhàn)爭創(chuàng)傷,拿破侖是香水狂魔,冰淇淋是唐朝人的流行飲品,幾百年前的人們就已玩過非誠勿擾,諾貝爾科學獎居然有那么多烏龍事件…… 看世界找找歷史邊際,一段文明誕生的傳奇往事,每一點趣味都深藏著
《猶太流散中的表征與認同——徐新教授從教40年紀念文集》(RepresentationsandIdentitiesIntheJewishDiaspora:EssaysinHonorofProfessorXuXin)一書,系南京大學猶太-以色列研究所所長、中國猶太文化研究聯盟會長徐新教授從教40年的紀念論文集,共收錄國內
《外國文化史(第二版)》是以講述東西方文化為內容的大學通識課教材,內容包括東西方文化基本知識及其發(fā)展歷程,本書內容豐厚,學術知識視野寬闊,既大量描述了外國文化的千姿百態(tài),深入梳理了外國文化的發(fā)展脈絡,又為讀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史論結合的閱讀空間,使大學生和讀者對東西方文化有一個較為清晰地了解,引導他們進入一個更深層的文化
世界所有大國卷入其中,1億軍人投身沙場,戰(zhàn)火燒遍四大洲四大洋,幾十場局部戰(zhàn)爭和難以計數的戰(zhàn)役,不同陣營、不同膚色、不同政治立場和信仰的人們相互廝殺。如何才能認識這場浩劫和前后兩個不同的世界?本書是20世紀的克勞塞維茨、軍史大師J.F.C.富勒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總結反思之作。他從全球的視角把握這場人類歷*大的戰(zhàn)爭,從德、
《老照片》是一種陸續(xù)出版的叢書,現每兩個月推出一輯。辟有故時風物名人一瞬舊事重溫私人相簿等欄目。通過刊發(fā)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輔以生動活潑的文字,以獨特的視角回望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是可看、可讀的歷史讀本。本輯《老照片》中記錄了在胡志明市(舊稱西貢市)淘老照片的有趣經歷,敘述了姐妹倆徒步串聯至延安的往事等。
本書從宏觀與微觀的雙重角度,講述明末清初到清末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演變,重點分析中國社會所受到西方的影響及文化界的回應,展現了明清以來中西文化在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書分為中國卷和世界卷兩部分:中國卷分為上古時期、先秦時期、秦漢時期、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宋遼西夏金時期、元朝時期、明朝時期、清朝時期、民國時期十個板塊;世界卷分為古文明時代、希臘化時代、中世紀時代、文藝復興時代、工業(yè)革命時代、近現代世界史六個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