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丘山位于山西省南部的呂梁山與汾渭地塹交匯處,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素有“河汾***勝”的美譽。本書介紹了云丘山維管植物500個分類群,包含476種,4亞種(subsp.),17變種(var.),1栽培變種(cv.),2變型(f.),是作者多年來對云丘山植物的種類、資源及其分布進行全面的調(diào)查和梳理總結(jié),為云丘山植物
云丘山位于山西省南部的呂梁山與汾渭地塹交匯處,是國家四A級旅游景區(qū),素有“河汾***勝”的美譽。本書介紹了云丘山維管植物500個分類群,包含476種,4亞種(subsp.),17變種(var.),1栽培變種(cv.),2變型(f.)。作者多年來對云丘山植物的種類、資源及其分布進行全面的調(diào)查和梳理總結(jié),為云丘山植物科學價
廣東省水生濕地植物識別圖譜200例
高寒沙地常見植物圖譜
本書從植物學角度分析了中國食用植物的拓展譜系,以較為生動的方式介紹了各門類食用植物的營養(yǎng)價值,細致描寫了在人類生活發(fā)展史上,人民大眾所發(fā)現(xiàn)、利用、培植以及創(chuàng)造的食物。記述了食物名稱的由來、歷史逸聞、營養(yǎng)成分、對人體的作用、食用注意點等。文章內(nèi)容追求知識性、可讀性,并盡可能顧及實用性、趣味性。力求使讀者感到些許興味,并從
路文靜、李奕松主編的《植物生理學實驗教程(第2版)》是國家林業(yè)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全書分為7篇,第1~6篇為基礎(chǔ)性實驗,第7篇為綜合設(shè)計實驗,附錄為實驗室安全及實驗過程中常用儀器、材料、試劑、數(shù)據(jù)等的使用和處理。本教材作為植物生理學的配套實驗教材,既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基本理論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培
四川龍門山山脈地處成都平原西北、青藏高原東緣,是成都平原與川西高原的天然界線。山體受強烈褶皺和斷裂影響,形成了從平原向高原過渡的獨特地形地貌,從而造就了該區(qū)域獨特的和豐富的植被類型。近年來,我們對地處龍門山山脈的四川白水河、龍溪虹口、小寨子溝、九頂山等保護區(qū)進行了持續(xù)性的野外調(diào)查,拍攝了*能反映植物鑒別特征的照片,輔以
本書植物命名均采用英文版中國植物志FOC學名標準,蕨類植物分類系統(tǒng)采用張憲春等的35科分類系統(tǒng),種子植物則采用恩格勒分類系統(tǒng),了方便使用,科下和屬下按照字母順序排列。每一種植物配以全株、花果實等的特寫高清彩色照片2-5副,所有圖片均為作者親自拍攝。我們力求使本書成為一部融科學性、實用性兼藝術(shù)欣賞性的參考資料。
通過查閱有關(guān)文獻,對云南16個州市120余個縣市中的102個縣市的農(nóng)貿(mào)市場、地方餐館進行調(diào)查,訪問各地民間食花能人,對菜食花植物進行實地辨認,精選照片331張,調(diào)查到129類菜食花,涉及56個科106個屬140種,基本摸清了每種菜食花植物的分布和食用地區(qū),并收集了民間對各種菜食花的采摘、加工、功效認知等土著知識,加注了
普陀山是我國東部海域難得一見的“海島植物園”,地帶性植被保存良好,群落類型多樣,植物種類繁多,是開展中亞熱帶海島植被結(jié)構(gòu)、功能和演變過程,以及海島植被恢復研究的理想對象。《普陀山植被:類型、結(jié)構(gòu)、功能、管護》是基于近年來野外調(diào)查和實驗研究所獲得的部分成果!镀胀由街脖唬侯愋、結(jié)構(gòu)、功能、管護》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