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全集》(新編本),以1991年臺灣學生書局版《唐君毅全集》為基礎,對唐君毅先生部分著作進行重新編輯、校對、增補和分類,至于臺灣學生書局版《唐君毅全集》的內容以及原編者的注解說明,謝廷光女士親書全集及各冊書名等,新編簡體本保留其原貌。新編本力求完整地呈現唐君毅先生在“花果飄零”的時代對中華民族、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文學家、馮友蘭之女宗璞傾情講述一代哲人馮友蘭的人生經歷學術風范、人生態(tài)度、生活點滴抽絲剝繭,還原歷史真相追根溯源,務求事實本真一代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已漸行漸遠,而他在中國哲學領域的非凡建樹、謹嚴的治學精神、執(zhí)著的人生態(tài)度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卻一直都是世人常說常新的話題。他的女兒、作家宗璞深情回憶父親一生
《新原道:中國哲學史精神》是馮友蘭的經典著作,是一本中國文化的普及讀物,它通過對中國各思想流派的考察,指出中國哲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這不僅是的哲學智慧,也是極高的人生境界,在出世與入世之間找尋中國哲學的獨特精神內涵。全書貫穿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認識,并闡述了新理學哲學體系在中國哲學中繼往開來的地位
《艾思奇哲學思想研究》是為了紀念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同志逝世50周年暨《大眾哲學》出版80周年而編寫的。編者從研究艾思奇哲學思想的數十本專著和幾百篇文章中萃取出精華篇目,全面而集中地展現了艾思奇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方面所做的獨特而重大的理論貢獻。
中國古代哲學的智思之流,可謂源遠流長,千百年來早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傳統(tǒng)和精神風貌,其中包括自己特有的民族風格、社會心理、風俗習慣、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構成了自己特有的精神特質。今天我們要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離不開汲取傳統(tǒng)文化資源,應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契合的角度全面清理傳統(tǒng)哲學的糟粕,探尋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
本書以其六卷本《中國哲學原論》為基礎,研究唐君毅對宋明理學的闡釋與評論,包括三大部分內容:唐君毅從何角度來詮釋宋明理學、唐君毅對宋明理學做了哪些評價和吸收借鑒、宋明理學如何與新儒家結合。
本書就眾籌的基礎知識、投資方式、平臺選擇、風險防范等方方面面出發(fā),給讀者一本全面完整的眾籌指南,有助于很多初創(chuàng)優(yōu)質項目打開新的融資思路,也為需求旺盛的天使投資人建起項目聚合平臺,推動項目與資本的嫁接,希望年輕人能抓住機會,將夢想落地,借助網絡平臺的好創(chuàng)意、好項目,距離實現創(chuàng)業(yè)夢想的道路不再遙遠!
90年代,杜維明先生的更多精力在于開展“文化中國”的論域。《文化中國》著墨zui多的是儒家的人文精神,以糾正將儒家入世的價值取向和凡俗人文主義混為一談的印象,突顯儒家一脈相承的批判精神。
《永遠的懷念:任繼愈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收錄了任繼愈先生的家人、同事、友好、學生,以及其他與先生有過直接或間接接觸的人士撰寫的各類紀念文章共計54篇。這些文章分別從治學、謀事、育人、處世等方面對先生的一生經歷與成就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寄托了我們對先生的深切懷念,也為我們*好地學習和理解先生關于中國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和中華傳
張君勱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中國國家社會黨(后改名“民主社會黨”)的領袖。《張君勱年譜長編》系國內第一部詳細記述張君勱生平和思想發(fā)展史的編年體著作。全書采用資料性、學術性和傳記性相統(tǒng)一的編撰原則,以翔實的歷史文獻資料為依據,大量使用檔案資料和日記資料,并充分汲取近年來的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