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精彩、清晰、極具可讀性的哲學入門佳作。 很多人認為,讀哲學對思考有幫助。還有人認為,讀哲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知識。 作者殘忍地指出:錯!知道一百個哲學家的名字,記了一百個專有名詞,甚至還讀了一百個理論的簡介和哲學家名言,這對思考有什么幫助呢?如果想汲取新知識,為什么不去讀科學呢?事實上,哲學不僅無法增加你的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在與他人爭論時,根本無法說服對方。不管爭論的內(nèi)容是衣服或食物,還是電影或音樂,其結(jié)果經(jīng)常是相持不下、難分難解。那么使爭論陷入僵局的原因是什么?是因為一方必然正確,一方必然錯誤嗎?可以都對或者都錯嗎? 在火車上相遇的四人因為鮑勃的腿傷而展開了爭論。究竟誰對誰錯呢?他們擺脫僵局了嗎?鮑勃的腿因
孩子們喜歡問一些大的帶有哲學意味的問題,比如:宇宙有終點嗎?我的心靈在哪里?有什么東西同時既是真的又是假的嗎?引導他們思考這類問題將幫助他們鍛煉抽象思維能力。這本書把孩子們愛問的問題用詩歌的形式寫出來,并提出更多的問題,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引導孩子思考抽象的問題。采用詩化的語言和反問式討論是本書的獨創(chuàng)之處。這些問題
作者通過維特根斯坦與卡羅爾、格勞喬與羅素之間虛構的對話,妙趣橫生地探討“哲學的幽默一面”、邏輯推理中的“傻段論”、說謊者悖論,生動形象地闡釋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綠藍-藍綠悖論、渡鴉悖論,從還原論、可錯論和機會主義,到隨機性、復雜性和貝爾不等式,借助大量寓言、故事、謎題,發(fā)掘分析哲學與幽默的深層共鳴,揭示非決定論、囚徒困
在普通人的眼里,哲學家似乎是非同一般的存在,他們的所思所想深刻而超脫,我們仰望他們的思想,好奇他們的生活,很想知道他們是如何成長的,他們和我們又究竟有多少不一樣。 每天讀點哲學故事是一本雅致而通俗,簡單易懂而又深富哲理的趣味性讀物。透過哲學家凡人的面孔,講述他們尋常的生活,在故事中教會讀者理解他們的哲學思想,并學會從
這是一本介紹現(xiàn)代哲學大師及其思想精華及哲學史的圖書。它將現(xiàn)代哲學的流派及其代表的哲學大師其哲學思想,結(jié)合形象的生活例子,配合原創(chuàng)的插畫,用通俗的語言,娓娓道來,讓讀者在輕松有趣的閱讀氛圍中,領略了邏輯嚴密的現(xiàn)代哲學史,是一本很適合作為入門讀物的哲學書。
無論是聲名顯赫的偉大人物,還是普通的教師家長,在講述人生哲理的時候都喜歡運用一些經(jīng)典的小故事來輔證自己的觀點。對于讀者而言,與閱讀那些枯燥單調(diào)的理論相比,本書中的一些蘊涵哲理的小故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本書用別具匠心的方式幫助讀者掌握50個重要的哲學理論。本書說服了當今的思想家們把“意義之意義”的思考暫擱一旁,用一幅圖、兩頁紙、三四百字來詮釋一個復雜的哲學觀點。讀者不僅可以獲得哲學家的指點,還會發(fā)現(xiàn)諸如康德的定言令式程序等復雜問題在本書中變得淺顯易懂,絕不會在合上書后躺在房間里冰敷自己燒壞的腦子。
本書選取世界哲學史上著名思想家的300多句名言,解釋其內(nèi)涵,講述其背后的故事,也對一些觀點進行了批判和反思。內(nèi)容主要包括:第一條戒律、萬事皆空、哲學史第一人、萬物源于水、說謊者悖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