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喜愛晉王義之書法,集王書因此而盛。《圣教序碑》系僧懷仁摹集內(nèi)府收藏王羲之書法而成,摹集始于貞觀甘二年,成于咸亨三年、原石現(xiàn)在陜西西安碑林。
本書為宋拓黃庭經(jīng)。《黃庭經(jīng)》為古代道家養(yǎng)生之書,因末題“永和十二年五月廿四日五山陰縣寫”、后世遂定為晉王羲之書。
本書集魏鐘蹄書《宣示表》、晉王義之書《樂毅論》《東方朔畫贊》《孝女曹娥碑》、王獻之書《洛神賦十三行》、唐虞世南書《破邪論》、褚遂良書《陰符經(jīng)》于一冊。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獨特。因為經(jīng)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書法被確認為古代書法藝術(shù)的典范。此后的一千多年時間內(nèi),王羲之的書法藝術(shù)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們將他尊為“書圣”和中國書法文化的代表。
本書全稱《郃陽令曹全碑》、東漢中平二年(一八五)刻。原石刻立后不久即遭埋沒,明萬歷初始在陜西郃陽(今陜西合陽)莘里村出土出土后移存卻陽孔廟,一九五六年移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秦健書法集》是常熟書法家秦健近年力作的集中展示。他將這批作品捐贈給家鄉(xiāng)美術(shù)館,為此,常熟美術(shù)館特將這些作品編纂成集。秦健是一位成績斐然的青年書法家。他不斷向古人學習,向經(jīng)典學習,錘煉技法的同時,擴大眼界,提升審美。他的小行草書筆精墨妙,淡雅閑適,巨幅大字才情激越,酣暢淋漓。常熟美術(shù)館是基于1991年6月開放的“中國第
書匯集了作者近年來百余幅優(yōu)秀書法創(chuàng)作。書中的作品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融各家所長,追求筆力遒勁,風骨清剛,在秉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自己的見解和創(chuàng)造力,以呈現(xiàn)出個人獨具風格的書法藝術(shù),其書法自有一種疾勢如飛、奇?zhèn)タ穹诺囊馊,本稿是作者不輟筆墨的書法成果積累。作者在書藝之路上勤思善思,不懈追求,亦有所心得,視其作品為心跡
《焦銘三書法集》內(nèi)容包括:根據(jù)焦銘三書寫原件掃描完成,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毛主席詩詞》《古典絕句選抄》《關(guān)中八景詩》《唐歐陽率更書論》等書法作品,及本書整理人焦藝晴所作《紀念我的爺爺焦銘三》一文!睹飨娫~》書法作品有沁園春長沙、憶秦娥婁山關(guān)、沁園春雪、清平樂六盤山、水調(diào)歌頭重上六盤山等!豆诺浣^句選抄》選錄
《書法之歌》,即書法歌訣,歌以書法。其為三言韻語體詩篇,較《三字經(jīng)》句式更加工穩(wěn),平仄標準合律,全文八百六十四字,無一重復,且江韻到底,-氣呵成。言簡意賅,深入淺出。讀之朗朗上口,津津有味;聽之潺潺縈耳,娓娓動心。既便于記憶,回味無窮;又印象深刻,終身難忘。本書內(nèi)容重點突出,涉獵廣泛。起言書法意義,博大精深;遂述漢字歷
本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此本為南宋紹興國子監(jiān)本,分藏美國弗瑞爾美術(shù)館與上海圖書館。至今仍保持了宋代原裝裱,且流傳有序。與現(xiàn)存《淳化閣帖》相較,具有全、善、精之特點。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