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清人歷代詞選叢刊”之一種。由清代黃蘇編選。黃蘇,生卒年不詳,原名道溥,廣西臨桂(今桂林)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舉人。其主要成就即編選有《蓼園詞選》,通過選詞與評詞,從隱顯兩方面提出“思深而托興遠”“婉惻”等論詞標準,既著力于推崇詞體,又維護了詞體本色,還起到救弊補偏的積極作用。其詞學觀點既受儒家傳統(tǒng)詞學
《賈島集校注》十卷,唐賈島著,齊文榜校注。賈島(779—843),字浪仙,唐范陽人,中唐重要作家,苦吟詩人的代表。詩歌內(nèi)容多寫科舉碰壁的失意和怨憤、貧苦窘困生活的哀嘆、清寂之境和佛禪境界的感受,以及與親友的唱和。風格清新奇僻,峭直刻深,《滄浪詩話》稱之為“賈浪仙體”,在當時和后世都頗具影響。 賈島集存詩約400首,因
套裝共八冊,包含: 《七里香》 《無怨的青春》 《時光九篇》 《邊緣光影》 《迷途詩冊》 《我折疊著我的愛》 《以詩之名》 《除你之外》 《七里香》中的詩歌多作于作者十幾到三十幾歲,作者在詩中追憶青春往事,情感細膩,音韻輕柔,像溪水,也像牧歌,寬容、真摯、美麗。書中配插畫,均為席慕蓉本人所畫,也是她十幾歲時的作品,與
本書收錄了100余幅具有獨特創(chuàng)意的精美插畫,并配以簡潔意向化的現(xiàn)代短詩,意在通過色彩和質(zhì)感豐富的繪畫及輕松美好的文字,多角度地捕捉和引發(fā)當代年輕人的情感共鳴,充盈內(nèi)心。這種圍繞時下心理話題、以詩為畫的藝術療愈方式,激勵每個努力生活的人不負時光,遇見更好的自己,非常適合當下年輕人在社會生活的高壓中治愈。
《邊緣光影》是席慕蓉詩集中的一本,精選作者未發(fā)表的詩作,結(jié)集成冊,仿佛散落在時光里的生命碎片,終被拾起。在這些詩作中,可窺見作為詩人的席慕蓉,窺見她的生命畫像。詩集的章節(jié),以靜物或動物為名,表達了作者對生命之眷戀,對生活之敏感。其中不乏對蒙古高原、蒙古族英雄的贊嘆。后附知名作家王鼎鈞的評論,以及新版后記。
本書集合了詩人董權四十年創(chuàng)作的詩歌,是對其創(chuàng)作歷程的全面總結(jié)。詩集取名際遇,既有人生復雜多變、不可預測之意,又囊括了詩人在人生途中對自我的探尋、叩問。作品承載了詩人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與思考,樸實的意象和真摯的情感展現(xiàn)了詩人在深生活多年的感悟與哲思。讀者可以從中窺見詩人的人生歷程,在其中找到對生活的共鳴。
李商隱是唐詩繁榮發(fā)展期的后一位有杰出成就的詩人。他集成、熔鑄前人的藝術經(jīng)驗,創(chuàng)造了具有鮮明個性特征、富于情感涵蘊而有著極大藝術魅力的詩篇。然而,商隱詩迷離恍惚,旨意遙深,千百年來成為中國詩史上一個聚訟紛紜、令人困惑的問題。而其駢文清新而不浮靡,挺拔而不纖弱、華藻而不淫蕩,雖稱四六而駢散兼行,托體較尊,有情韻之美。 周振
本詩集分為鄉(xiāng)情鄉(xiāng)音、激情歲月、邊走邊吟三輯,包含《故鄉(xiāng),那輪中秋的明月》《麥苗青青》《秋日》《落雪》《油菜花開》《又見梨花》《長征精神》《延安小米》等篇目。這部作品字里行間洋溢著深情厚誼,飽含著濃郁如酒的親情與堅如磐石的友情,展現(xiàn)出作者情感世界的豐富與真摯。該詩集還深深根植于對家鄉(xiāng)那片熱土的無限熱愛與深切思念之中。
《我折疊著我的愛》是席慕蓉詩集中的一本集大成之作,在之前幾本書中所出現(xiàn)的母題,如時光、愛情、原鄉(xiāng),在這本詩集中均有表達。其中代表詩篇《我折疊著我的愛》,靈感來源于蒙古長調(diào),音韻纏綿、循環(huán)往復,感情充沛。她在書中對過往做了整體的回顧,對詩歌本身、詩人本身、故鄉(xiāng)本身做了深切的探索。書中插畫,有她臨摹的蒙古族文物,極為難能可
本書為昆山先生的格律詩作品集。作者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填詞初步》《古今常用詞律》等著作。作者從少年時代開始寫詩,創(chuàng)作生涯已近八十年。其詩歌題材廣泛,山河形勝、花草蟲魚、油鹽醬醋、社會百態(tài)、歷史文化、情感經(jīng)歷皆為吟詠對象,既是作者漫長人生的酸甜苦辣、浮沉起伏、喜怒哀樂。又無不折射出時代的風云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