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nèi)容:《蘭亭序》是王羲之在永和九年(三五三)三月三日這一天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蘭亭“修禊”時所作的詩序,全文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字。唐時為唐太宗李世民所得,推為王書代表,曾命當朝書法名家褚遂良、歐陽詢以及弘文館拓書人馮承素等鉤摹數(shù)本,分賜親貴近臣。相傳真跡被唐太宗李世民陪葬昭陵,現(xiàn)存于世的《蘭亭序》皆為唐
本書包括《紫茄詩卷》《七律詩》!蹲锨言娋怼沸袝埍荆v二四點五厘米,橫四一四厘米。此卷疏朗閑適,清新雋逸、秀美絕倫,然又不乏老辣,是董其昌上乘代表作。書于丙子三月,董其昌已八十二歲高齡,并于這一年的十一月份去世,故此卷實為董其昌之絕筆,彌足珍貴。《七律詩》,行書紙本,縱三一點五厘米,橫一二五點六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本書內(nèi)容:《自書告身帖》為楷書墨跡,縱三十五厘米,橫二百零七厘米,現(xiàn)藏于日本東京書道博物館。書法蒼勁謹嚴,結銜小字亦一絲不茍,清淡絕倫。此帖載于《云煙過眼錄》《清河書畫舫》。明代書畫家詹景鳳曾贊此書:“書法高古蒼勁,一筆有千鈞之力。董其昌亦評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絕少!薄吨裆教眠B句》墨跡本,顏真卿書,原跡早佚。此傳世
本書《砥柱銘》為行書手卷,長達十一米,其中卷心長八米,內(nèi)容為唐代魏徵的《砥柱銘》,全文六百多字。卷上有宋代賈似道、明代收藏家項元汴的題跋和鈐印!端娠L閣詩帖》是黃庭堅七言詩作并行書,全文153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1102年九月,黃庭堅與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經(jīng)松林間一座亭閣,在此過夜,聽松濤而成韻。《松風閣詩貼》先寫松風
書稿收錄明、清兩代云南書畫家繪畫及書法作品中的款識和印鑒,并對其作出釋文及作品相關背景介紹。書稿圖文并茂,基本反映了云南明清書畫領域的重要成就,可資相關研究者和普通讀者鑒賞。
墨點字帖 墨點練字寶楷書從入門到精通荊霄鵬硬筆凹槽練字帖唐詩宋詞常用字
談碑說帖
本書收錄了越州石氏本、停云館刻本、明王寵臨本、寶晉齋刻本、三松堂藏本五種版本的《東方朔畫像贊》。
書法研習中的章法,是指整幅作品的謀篇布局,即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呼應、照顧等關系的方法。在進行書法作品創(chuàng)作時,必須處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間之布白,使點畫與點畫之間顧盼呼應,字與字之間隨勢而安,行與行之間遞相映帶,方能產(chǎn)生"字里金生,行間玉潤"的效果。本書按書法作品章法分類,全書共10類,展示數(shù)
《南石窟寺碑》,刻于北魏永平三年四月(公元510年)。碑通高225米,寬105厘米。楷書23行,每行38字。額篆書“南石窟寺之碑”,額上橫列楷書云:“石窟寺主僧斌。”碑文記載了奚康生創(chuàng)建南石窟寺的功德。碑陰有58人題名。民國初年在甘肅涇川王家溝出土。本書為拓本,并附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