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歲月
本書為溫少峰先生晚年讀文史經(jīng)典所作的札記,包括《周易》《尚書》《詩經(jīng)》、先秦史籍、《山海經(jīng)》讀書札記及古文字研究六個部分。作者將史籍經(jīng)典、文字、歷史結合起來,從文字入手,卻不僅僅局限于文字,透過文字將問題上升的歷史的宏觀層面,真正做到了以小見大、透史見人。作者研究頗為細致,思路廣且能把握各種信息的聯(lián)系,并形成自己獨到的
上林名家文叢之一。本書是著者多年孜孜從事于中國古代和近代文史研究。其治學有一明顯特點,就是非常重視史料和考證,絕不虛談,專重證據(jù),特講邏輯,亦喜文彩,而且善于和不同見解進行商榷,因而受到學術界和讀書界的喜歡。著者這些在學術報刊上發(fā)表的單篇論文不少產生較大影響,但尚未收集成書。這些文章涉及諸多歷史疑案的審析-人物和事件的
《弘一大師全集》(修訂二版)全十冊,收錄弘一大師的佛學著作、詩詞、文章、演講、歌曲、書法、繪畫、印蛻、信札等,分為佛學卷、傳記卷、序跋卷、文藝卷、雜著卷、書信卷、書法卷、附錄卷八卷。
本書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前言。此部分概述班固的生平、思想與著述、文學成就、著作的輯録與流傳等五個方面。二、班固集注。此部分參考前代諸家的注釋成果,擇善而從,轉古語爲今言;考求成語成詞的出處;對于人物、地理、典章名物等,參考先秦兩漢文獻盡量作出符合文本原意的解釋,并標明所據(jù)文獻的詳細信息,令讀者知其然亦知其所
《陳寅恪文集》包含陳寅恪先生著作七書:《寒柳堂集》(收《論再生緣》等論文11篇,附《寅恪先生詩存》)、《金明館叢稿初編》(考訂、闡述我國中古時期歷史人物、事件、制度,兼及佛道宗教、聲韻學等問題,收論文20篇)、《金明館叢稿二編》(考證我國史實和少數(shù)民族關系,探索佛經(jīng)演變和佛學傳播等,收集論文62篇)、《隋唐制度淵源略論
《中國俗文化研究(第十七輯)》為學術研究論文集,收錄論文八篇,論題集中于中國俗文化研究領域,具體包括俗信仰研究、俗文學以及俗文獻研究,體現(xiàn)了當前國內及世界俗文化研究的前沿和高水準,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袁牧之全集(論著卷)》收入袁牧之的兩部專著《戲劇化裝術》和《演劇漫談》,以及單篇文論、雜著等,包括袁牧之主編《戲》月刊和《中華日報·戲周刊》時的編者按語、說明等,此外還附錄有袁牧之參與署名、多人合寫的文章以及訪談等。
《袁牧之全集·話劇卷》收入袁牧之生前出版過的四部劇作集《愛神的箭》《兩個角色演底戲》《玲玲》《鐘樓怪人》以及未結集的十二部劇本,及兩部翻譯劇本,均按發(fā)表的時間先后排列。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劉澤華全集(全十二卷)》,在眾多南開師友、劉門弟子、家屬及出版社領導、各位編輯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可以問世了。劉澤華,享譽海內外的史學家、南開大學榮譽教授,1935年2月出生,2018年5月8日病逝于美國西雅圖,享年83歲。自1960年大學三年級破格留校任教后,劉先生在南開大學歷史系、歷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