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學生夯實基礎、鞏固知識,組織編寫了四川省"職教高考一輪復習試卷”叢書。本書是"職教高考一輪復習試卷”叢書之一,共21套試卷。試卷按照教材中知識結構設計,題型、分值等與考試真題一致。本套叢書旨在幫助學生強化基礎知識,強化解題技巧,切實提高實戰(zhàn)水平。本書內容是面向職教高考(數(shù)學)的試卷,試卷內容
本書依托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緊扣《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2019年6月第1版,2022年8月第4印次,其中第1~4章對應課本必修一,第5~8章對應課本必修二,第9~11章對應課本選擇性必修一的相應章節(jié)),對于中學物理的力學部分的知識內容、邏輯體系做了系統(tǒng)的梳理和豐富的展開。本書風格類似課堂實錄,以聊天的形式娓娓道來
本書共10章。第1章開宗明義,闡述了教師為什么需要做研究。第2章至第7章,分別介紹了幾種比較適合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方法,在內容方面突出了如何運用這些方法收集研究數(shù)據(jù)。第8章介紹了新興技術為教育研究帶來的新途徑。第9章和第10章,分別介紹了質性資料和量化數(shù)據(jù)的分析工具軟件和方法。
本書精選了近兩百個中學生能夠看懂的“無字證明”!盁o字證明”一般是指僅用圖像而無需語言解釋就能不證自明的數(shù)學結論,其形式往往是一個特定的圖片,有時也配有少量的解釋說明。本書的每個無字證明都是一個趣題,這些無字證明涵蓋了中學數(shù)學的方方面面。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平面幾何、立體幾何、代數(shù)恒等式、不等式、三角公式、數(shù)列和其他。
本書通過大單元教學設計,提煉學科教學大概念,教學過程的主題化、情境化、結構化設計,生動體現(xiàn)了新課標提倡的學科實踐,有利于師生懷著共享的愿景與價值觀,在學習榜樣故事過程中,運用該學科的概念、思想與工具,整合心理過程與操控技能,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通過學科實踐獲取、理解、評價與運用知識,逐步形成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
本書由上海大學基礎教育處組編,由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譚旭東主編。書稿緊緊圍繞新時代中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主題,結合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及新時代語文教育的實踐,體現(xiàn)一線語文教師對中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理解,全部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對新課程標準的解讀、統(tǒng)編版新教材的應用策略、中小學語文文體教學探討、語文教育的未來走向思考、中
本書是作者自發(fā)的課程改革“論語課”的講義精華,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原典研讀課”,是對《論語》二十篇重要章節(jié)的譯注與評說;第二部分為“經(jīng)典研討課”,提供了幾種參考課型,如語義辨識課、資料梳理課、主題研討課、拓展閱讀課。作者的解讀立足文本,多有新見,且能邏輯自洽,這是十分難得的。在當前提倡“整本書閱讀”的背景下,作
新國標英語核心教程 7B 學生用書
“中等職業(yè)學校公共基礎課程配套教學用書”《英語》 拓展模塊 1 教師用書
本書以“德爾菲”批判性思維模型為理論依據(jù),結合中學物理教師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現(xiàn)狀,從批判性思維的六項技能(闡釋、分析、評估、推理、解釋和自我反思)和七項傾向(好奇心、追求真理、心智開放、分析性、系統(tǒng)思考、自信、心智成熟)的角度,挖掘中學物理學科中的批判性思維的要素以及這些技能和傾向在課堂教學中的培育路徑。全書分七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