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采購實踐的角度出發(fā),按照5W1H(六何分析法)的框架和邏輯對如何做好采購工作這一核心命題展開論述。其核心內容包括六個部分:采購認知,主要解決什么是采購,以及為什么需要采購組織的問題;采購組織,主要回答誰負責采購,以及采購的種類及職責等問題;供應商開發(fā)與選擇、采購成本管理、采購戰(zhàn)略制定是采購管理的核心工作,這三部分
本書聚焦當代晉商優(yōu)秀案例與典型事跡,著重剖析、總結和介紹研究對象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融合中的生動實踐、創(chuàng)新特色和新鮮經驗;由專題篇、企業(yè)篇和藝文篇三部分組成,共計17篇文章,有總有分,且敘且議,縱橫結合,渾然一體,內容涉及能源、精細化工、IT、醫(yī)藥、物業(yè)、餐飲、文旅等不同行業(yè)的老字號、專精特新、綠色轉型等企業(yè)。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作者在大亞灣核電站和陽江核電站工作時,在企業(yè)管理實踐活動中,結合國有企業(yè)的特點,充分吸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治理思想,創(chuàng)造出的一個有關企業(yè)執(zhí)行力的CDE(概念—維度—要素)模型,并在中國12家核電企業(yè)進行的實證研究。企業(yè)管理實踐中所碰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對變量進行操作化定義的方式,得到一個使變量的抽象度
本書共5章,內容包括:運用哲學,開展企業(yè)經營;超越雇傭關系;打造高收益的經營體質;不拘泥于常識的會計原則;通過阿米巴經營實現全員參與經營。
本書以全球視角出發(fā),以不同發(fā)展程度國家的能源結構轉型和能源產業(yè)市場機制的變革經驗為樣本做調查和分析,以能源結構由化石能源轉向清潔能源與市場機制由國家壟斷走向市場導向這兩大發(fā)展趨勢進行內容安排,詳細敘述了各國的能源結構特點和能源轉型過程,展現了各國能源轉型
本書的演講內容是針對巴西盛和塾的塾生演講的。因為當時巴西的經濟環(huán)境比較嚴峻,企業(yè)家們缺乏斗魂。為此,稻盛和夫列舉了日本歷史上的改革家二宮尊德的事例來說明勤奮的作用,并告誡巴西的企業(yè)家們,堅持不起眼的努力,就能給企業(yè)帶來發(fā)展。書中還引述二宮尊德的觀點:“至
本書以稻盛和夫1995年5月12日在“京都商工會議所第一次經營講座首次講座”上的演講為基礎,編輯而成。本書主要告訴讀者如何作出正確的判斷。經營者每天都要做無數個判斷,那么在復雜的形勢面前,如何作出爭取判斷,對于經營者而言,非常重要。在稻盛和夫看來,要做出正確的?
本書以稻盛和夫1992年12月14日在“盛和塾忘年塾長例會”上的演講為基礎,編輯成書。稻盛和夫在演講和著書中,經常談及要對員工有“關愛之心”,但顯然,經營者僅僅依靠一顆溫柔的關愛之心是不足以開展企業(yè)的經營活動的。因此,如果企業(yè)的經營者想要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員工,還必須對
本書以稻盛和夫在2004年9月1日“盛和塾第12次全國大會”上演講為基礎,編輯而成。在自己人生的關鍵時刻,每個人都會捫心自問有關哲學問題。許多時候,自己都沒找不到答案!在本書中,稻盛用促膝長談的方式,將自己在工作和工作中嘗到的苦頭面臨到的苦難,用心面對,把愿望提
本書以稻盛和夫在1992年4月28日“盛和塾鹿兒島塾長例會”上的演講為基礎,編輯而成。稻盛哲學如果用一個方程式來表達,那一定是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能力×熱情。在這三要素中,稻盛和夫認為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的。因此本書以此為核心,闡述“思維方式”對人生與經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