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推薦
更多
新書推薦
更多
當前分類數量:79  點擊返回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圖法 【S34 耕作學與有機農業(yè)】 分類索引
  • 基于持久糧食安全的耕地輪作與糧食保護價改革及配套政策研究
    • 基于持久糧食安全的耕地輪作與糧食保護價改革及配套政策研究
    • 倪學志著/2022-11-1/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定價:¥58
    • 本書以糧食保護價為主導視角,并考慮其他配套激勵政策,對如何實現耕地輪作常態(tài)化做了較為全面的研究。為此,本課題研究包括三大主題內容,一是耕地輪作與持久糧食安全之間的關系;二是基于耕地輪作視角的糧食保護價政策改革研究;三是促成耕地輪作常態(tài)化發(fā)展的策略研究,即促成耕地輪作的非保護價因素配套激勵政策研究。第一大主題內容的研究成

    • ISBN:9787522317366
  • 粉壟農業(yè)
    • 粉壟農業(yè)
    • 韋本輝等/2022-9-1/ 科學出版社/定價:¥218
    • 本書基于韋本輝研究員所提出的“超深耕深松不亂土層”**耕作理念和“粉壟理論”,介紹了由韋本輝等發(fā)明的立式鉆頭及三角板犁(撬犁)替代傳統犁頭和橫軸旋耕,并由此引發(fā)的耕作模式與栽培方法變革的農耕新方法——粉壟技術,以及由鉆頭和板犁裝備的粉壟農業(yè)機械以“粉壟農機+粉壟耕作+粉壟栽培”形式完整構建可替代現行農業(yè)的“粉壟農業(yè)”技

    • ISBN:9787030719522
  • 有機農業(yè)概論(第2版)
    • 有機農業(yè)概論(第2版)
    • 杜相革喬玉輝/2022-8-1/ 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定價:¥42
    • 全書共分10章:第1章緒論,論述了有機農業(yè)思想的起源、概念、目標和發(fā)展現狀;第2章有機農業(yè)基礎,論述了生態(tài)學理論、經濟學理論在有機農業(yè)中的應用和作用以及傳統農業(yè)和現代農業(yè)實踐對于有機農業(yè)發(fā)展的促進作用;第3章有機產品的標準與法規(guī),論述了有機標準的產生、作用、標準結構框架;重點介紹了歐美法規(guī)和我國有機產品的國家標準。第4

    • ISBN:9787565526602
  • 耕作措施和外源碳的土壤環(huán)境效應
    • 耕作措施和外源碳的土壤環(huán)境效應
    • 姬強著/2022-7-1/ 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定價:¥50
    • 由半濕潤、半干旱、干旱地區(qū)過渡的西北地區(qū),擁有我國一半以上的耕地資源,農業(yè)生產具有很大的增產空間。農田生態(tài)系統中,人為管理措施如耕作體系、有機與無機物質輸入等,都直接地影響著土壤的有機碳庫平衡、土壤結構狀及作物生長發(fā)育。本書在寧夏大學優(yōu)秀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的支持下,圍繞不同保護性耕作措施與外源碳輸入對土壤環(huán)境的影響開

    • ISBN:9787511657909
  • 寧夏旱作農業(yè)實踐與創(chuàng)新
    • 寧夏旱作農業(yè)實踐與創(chuàng)新
    •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編/2022-6-1/ 陽光出版社/定價:¥98
    • 本書稿分上下兩篇,上篇七章介紹了寧夏旱作農業(yè)區(qū)的情況,分析了發(fā)展旱作農業(yè)的有利條件和問題,提出了今后旱作農業(yè)的發(fā)展目標,下篇九章系統闡述了寧夏旱作農業(yè)技術體系,包括地膜覆蓋技術、以肥調水技術、集雨保墑田間工程技術、立體農業(yè)及立體復合種植技術、集雨(水)集流補灌技術等。

    • ISBN:9787552563047
  • “稻改旱”政策節(jié)水效果及影響研究
    • “稻改旱”政策節(jié)水效果及影響研究
    • 王鳳婷,吳偉光編著/2022-6-1/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定價:¥68
    • 本書以密云水庫流域上游的“稻改旱”政策為背景,基于要素替代理論、農戶行為理論和外部性理論等理論,構建“政策引入——政策成效及經濟影響——政策可持續(xù)性評價及改進”分析框架,探究了“稻改旱”政策節(jié)水效果及其對農戶收入影響。

    • ISBN:9787109295988
  • 作物輪連作的生態(tài)效應與資源利用協調機制
    • 作物輪連作的生態(tài)效應與資源利用協調機制
    • 隋鵬,陳源泉,邵云主編/2022-5-1/ 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定價:¥128
    • 本書摘錄了“十三五”糧食豐產工程項目課題三研究團隊發(fā)表的研究論文、研究生畢業(yè)論文、課題研究進展及對國內外輪連作研究的進展綜述,對作物輪連作的生態(tài)效應與資源利用協調機制進行了系統討論。全書分為6章:第1章輪作生產與研究現狀;第2章輪作模式的光熱資源利用效率;第3章輪作的土壤養(yǎng)分與水分效應;第4章輪作的土壤微生物效應;第5

    • ISBN:9787565526107
  • 水善利與人相和
    • 水善利與人相和
    • 羅丹著/2022-5-1/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定價:¥168
    • 本書以紅河哈尼梯田遺產區(qū)自上而下串聯多民族的灌溉水資源/水系為主要抓手,以水資源的支配活動為切入點,描述梯田稻作生計空間內多民族的個體性(以族群/村寨為單位)和群體性(多民族多灌溉單位)聯合灌溉行為,進而探討梯田農耕社會中超越民族、文化、信仰邊界,突破資源配置沖突,達到一致的和諧從而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平

    • ISBN:9787520199667
  • 世界遺產哈尼梯田:雕刻在群山上的和諧家園
    • 世界遺產哈尼梯田:雕刻在群山上的和諧家園
    • 角媛梅,丁銀平,張洪康/2022-2-1/ 科學出版社/定價:¥39
    • 本書以2013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云南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為對象,從遺產的“林、寨、田、水”四個組成要素與價值出發(fā),采用大量精美的圖片和生動簡明的文字,以趣味性強和多學科綜合的“百科性讀本”為特色,為廣大關注、熱愛中國農耕傳統中“天人合一”智慧的讀者展示一個經典案例。

    • ISBN:9787030708090
  • 機械化深松與保護性耕作技術
    • 機械化深松與保護性耕作技術
    • 朱憲良/2021-11-1/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定價:¥45
    • 該書圍繞機械化深松與保護性耕作的技術要求、機具選擇、機具結構、機具維修保養(yǎng)、實施政策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理論與實踐現結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讀性,內容突出農機農藝融合,重點圍繞機械化深松與保護性耕作綠色農機化生產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技術點進行分析研究,研究分析關鍵環(huán)節(jié)農藝技術要求及機械化實現形式,對綠色農機化生產具

    • ISBN:9787567029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