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大講堂(雙色圖文版)》以生動的事例和精彩的點評對《周易》中的有關如何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齊家立業(yè)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淺出地闡述,在編排上增設了相關的輔助性欄目,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翻譯的各個篇章,能夠讓讀者更直觀地閱讀這個著作。
本書對以往學者所忽視的元明清時期北京地區(qū)官方的學術傳承、思想演進有了更加深入而系統(tǒng)的認識,對當時北京朝廷所重視的儒學、經學問題,也有了更加系統(tǒng)而深入的分析。這些研究對于今天北京所倡導的、所參與的文化典籍編纂、詮釋及文化傳承等多個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價值與意義。
本書不尚玄談,而是采用基源問題研究法,將老莊哲學放回到生活世界加以考察。老莊同樣面臨如何將亂世導向秩序的時代問題,但其思路是以無全有,即通過自然無為來為萬有爭取寬松的存在空間,在多元個體各適其天的基礎上達成自然的和諧、自然的(而非強制的)秩序。本書扣緊君民關系、群己關系,把這種人我和諧之道揭示了出來,可使我們打消對老莊
通過對中國、西方和中西《莊子》思想西學闡釋的分析和比較,本書認為,《莊子》西學闡釋,是以西方思想來闡釋《莊子》,這決定了較為單一的西方視角既是促進其發(fā)生的原初動力,也可能是制約其發(fā)展的*局限。這種局限首先是西學視角和西方視角,在中國來說就是單一化的西學視角,在西方來說就是純粹化的西方視角;其次便是受制于單一化西學視角和
本書從先秦典籍《老子》原文出發(fā),作者基于個人閱讀感悟的角度重新用整齊而通俗易懂的詩句表達出對《老子》微言宏旨的理解。本書根據(jù)《老子》原文的八十一章內容進行解說,每篇由三部分組成:原文、注釋和詩句解說。通俗易懂的詩句解說形式和古人文言解《老子》與當下常見的白話文解說的成式不同,既能避免艱澀難懂的弊端,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
12世紀以后,朱子哲學以理性本體、理性人性、理性方法為基點的理性主義哲學,不僅是中國的思想,也是近世東亞各國占主導地位或有重要影響的思想體系。東亞朱子學在體系上是內在一體的,但中國朱子學、韓國朱子學、日本朱子學又有各自的關注焦點,形成了朱子學的多元面貌。本書首先對朱子的哲學思想進行全面剖析,繼之以此為參照,通過對李退溪
本書從古代典籍《呂氏春秋》和《晏子春秋》中取材,用淺明易懂的白話演繹成故事。這些故事或飽含深意,或博人一笑,皆興味十足。以小見大地反映出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社會面貌和政治家晏子的風采。
《任繼愈談先秦諸子與哲學》是任繼愈先生關于先秦諸子與先秦哲學的作品。含《先秦哲學無六家》、《先秦諸子與百家爭鳴》、《中國古代醫(yī)學和哲學的關系》等,此次出版,是任繼愈先生論先秦諸子與先秦哲學的文章的初次結集。
《任繼愈談墨子與墨家》是任繼愈先生關于墨子墨家研究的著作,該書從墨學的產生到成書,從歷史故事深入到墨子在社會中的影響及其現(xiàn)實意義,詳細分析綜述了墨子以及墨經形成的認識論與自然觀、邏輯思想及其歷史地位,介紹了《墨經》對于后世科學的貢獻。為讀者展示了墨子及其《墨經》的文學魅力與哲學影響。
《任繼愈談老學源流》是任繼愈先生關于解讀老子及其作品的匯編,含《老學源流》、《中國哲學史的里程碑:老子的"無"》、《老子研究的方法問題》、《老子難讀》等。此次出版,是任繼愈先生論老子文章的初次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