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老舍文化心態(tài)的視角對老舍的話劇創(chuàng)作進行整體觀照,結合老舍其它體裁的文學創(chuàng)作,發(fā)掘老舍的話劇創(chuàng)作在題材選取、主題意蘊和結構布局等方面的內在動因,并對影響作家創(chuàng)作活動的社會、文化因素進行探討。
《人間詞話》是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代表作,是中國近代以來久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因為該書兼顧傳統術語、呈現模式,以及西方的理論和方法,甫一出版就引起當時新舊兩代讀者的強烈反響。書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說”尤為有名。一大批著名學人,如梁啟超、胡適、傅雷、朱光潛等都對此書贊賞有加。本書是該書的注評本,在優(yōu)選底本的基礎上,做有注
紅樓論稿集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楚辭中影響較大的一篇。楚辭是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及浪漫主義文學源頭,影響極其深遠。本書稿以作者品讀《離騷》開篇,兼顧楚辭中的其他作品如《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等,既有今譯,又有研究中的新發(fā)現,有一定學術價值,可供文學愛好者、研究者研讀。
本書精選了中國科幻文學與文化史中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歷史價值的文獻,基本涵蓋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學與文化思考。這些思考涉及文類的觀念、創(chuàng)作的流派、理論問題的爭論,以及具有典范意義的作家自述。本書對中國科幻創(chuàng)作理念的生成和發(fā)展、重要問題的思考和爭論脈絡、流派的誕生和延續(xù)等進行了很好梳理。本書還邀請了正在高校中進行教學的青年學
本書旨在探討朱熹理學與楚辭學之間關系以及朱熹楚辭學的特點與成就。朱熹理學對楚辭學產生重要影響,具體表現在篇目選擇、注釋特點、比興手法揭示、魂魄巫俗闡釋、屈原精神分析、理學楚辭觀念、格物致知方法論等方面。在楚辭學史上,朱熹成就卓著,與王逸、洪興祖比較,朱熹楚辭學在義理闡釋方面更系統化,他對后來的楚辭注釋名家如汪瑗、黃文煥
本書從江南大眾娛樂文化與明清通俗小說的崛起、江南教育大眾化與明清通俗小說讀者及創(chuàng)作、江南書業(yè)文化與明清通俗小說的盛衰演進、明清江南通俗小說創(chuàng)作與小說文化的生成等方面進行研究論述,以江南文化為視角,并綜合社會史、教育史、出版史作多學科交叉研究,使得一些
中國作為一個具有詩教傳統的國度,從孔夫子到今天,用詩歌作為人倫教化和情感陶冶的載體,早已深入人心。本書以為古代詩歌為研究中心,采用縱橫結合的方式,從縱向上展示中國古代詩歌在不同時期的發(fā)展,在橫向上比較同一時期古代詩歌的不同表現,分析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詩歌流派、詩人的創(chuàng)作理念、創(chuàng)作情況,及其影響。全書條理清晰,結
《唐詩可以這樣學》包括5堂創(chuàng)意唐詩課。選取5首新課標必背的唐詩《靜夜思》、《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登鸛雀樓》、《送元二使安西》、《滁州西澗》進行探究型的深入解讀和賞析,對于詩歌的版本、作者疑云、歷史上的誤解誤讀都做了細致的研究和闡釋,還原了詩作的真相和原貌,闡發(fā)了其中的意蘊和意境之美。該書將文字、文化和文學融為一
《語言戰(zhàn)略研究》是我國第一份以語言政策和語言規(guī)劃為主要內容的專業(yè)學術期刊。本刊核心文章,從公共政策、語言戰(zhàn)略和語言生活的視角,考察語言政策及規(guī)劃的理論與實踐。主要關注語言社會學或宏觀社會語言學問題,涵蓋經典語言政策規(guī)劃框架中的主要內容,側重語言政策、語言規(guī)劃、語言國情、雙語教育、語言與社會、多元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