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認為底蘊深厚的瑯邪王氏家族文化及家風家訓傳統(tǒng)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由此,本書以瑯邪王氏的家族文化為重心,著重介紹了王氏家族經(jīng)史傳家、玄學清談、文才相繼、書畫傳統(tǒng)、家風家訓等不同層面的文化,突出了王氏家族在不同領域的巨大成就和深遠影響。尤其是在兩晉時期,瑯邪王氏形成了儒玄雙修的文化結構,借助“王與馬,共天下”的
大店屬山東臨沂,明清時期,由于莊氏家族的遷入,它發(fā)展成為儒學中心。莊氏家族先后有進士8名、舉人22名、拔貢20名,太學生125名,政府官員200余名。在近現(xiàn)代的歷次運動和經(jīng)濟文化建設中都有莊氏族人做出貢獻,并涌現(xiàn)出了具有全國性乃至世界性影響的人物。大店曾是華東局、華東軍區(qū)領導機關的駐地,山東省人民政府在這里成立。在新的
本書是一部人物傳記。書稿以第一屆“百姓雷鋒”至第十屆“百姓雷鋒”為標題設置十個篇章,共包含95篇人物事跡。為弘揚雷鋒精神,中共撫順市委宣傳部早在2016年便開展了“百姓雷鋒”評選活動,至今已評選了十八期,共評選出“百姓雷鋒”180名。這些“百姓雷鋒”都是基層群眾,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閃光的業(yè)跡。“百姓雷鋒”評選對弘
本書是關于明代嘉靖、萬歷年間重要文史學家、文獻學家王圻清正、博學、經(jīng)世的一生的人物傳記。全書分為八個章節(jié),分別從明代上海地區(qū)的人文環(huán)境、王圻家世和早年交游經(jīng)歷、跌宕起伏的仕宦歲月、心系時政和家鄉(xiāng)的為人品格、編纂《續(xù)文獻通考》《三才圖會》《稗史匯編》等巨著的艱辛過程、退居吳淞后的交游和日常生活、王圻的成就總結和在上海文化
民國時期出版了大量戲劇期刊,其中有一批著名表演藝人的專輯、特刊,多為當時大戲院出資創(chuàng)辦,旨在宣傳在戲院演出的名角和經(jīng)典劇目。這些期刊圖文并茂,印制精美,主要介紹藝人生平、對戲劇演出和演員藝術造詣的評價,還發(fā)表名家代表劇本和唱詞,刊登藝人的日常生活照和舞臺化裝照。經(jīng)查閱上海圖書館藏有民國時期京劇名伶專集、特刊共計三十種。
杜月笙是舊上海的“海上聞人”,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角色。為這樣的人物立傳,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文壇,稱得上是破格之舉,給當時幾乎千人一面的人物傳記長廊增添了新的形象。《杜月笙正傳》是徐鑄成先生晚年著作中題材別致又受到廣泛關注的一部人物傳記。既是普及歷史知識,也是撥開迷霧,重述史實,重現(xiàn)歷史人物之本來面目。該書言簡意
這是一本將近現(xiàn)代湖南文化界名人,特別是曾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長、館員的文化界名人的主要生平、事跡整理成集的作品,其中代表人物有趙必振、楊樹達、向愷然、楊應修、王憨山、李立、陳白一等名家名士。本書撰稿人有湖南省文史研究館一級巡視員李躍龍、館員陳書良、研究員李湘樹等,還外請了相關專家學者,希望通過這些湖湘名士的事跡,展現(xiàn)他
《江右墨林:江西歷代書畫家名錄》是一部地方美術研究的基礎工具書,全面梳理了江西自晉唐至近現(xiàn)代的1100位書畫家,按照姓氏拼音字母進行排序。書中詳細介紹了每位書畫家的生卒年、字號、籍貫及藝術成就等信息,充分展現(xiàn)了江西地區(qū)豐富多樣的美術流派。該書對歷史地位及影響力不同的書畫家介紹詳略得當,每條條目后附有文獻資料來源,方便使
2019年5月10日,“傳鐸:紀念金維諾先生美術教育與學術成就研討會”在中央美術學院北區(qū)禮堂舉行,本論文集主要是對該會議的實錄。具體內容分為三個部分。一、開幕式及學術座談,大會開幕式及老一輩學者對金維諾先生的追思(會議現(xiàn)場實錄及大會收到的老一輩學者對金先生的追思文章),;二、學術研討合大會總結,共分為五場,金維諾先生美
20世紀50年代的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為了國家領土的完整、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而進行一場經(jīng)典戰(zhàn)例。本書以生動的筆觸、權威的史料,真實而全面地書寫黃長軒、于承光、朱國勝等革命者的動人事跡,展現(xiàn)革命時期渡海英雄們奮勇殺敵、浴血奮戰(zhàn)的英雄形象,以及驚心動魄、熱血沸騰、創(chuàng)造渡海作戰(zhàn)奇跡的動人瞬間,再現(xiàn)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