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生》一書收錄的都是胡適*為經(jīng)典的名篇佳作。其中*輯:哲學探微收錄的是胡適探討中西哲學的經(jīng)典文章;第二輯:人生命題收錄的是胡適探討人生觀的經(jīng)典名篇;第三輯:四十自述收錄的是胡適生前*親筆撰寫的自傳,是中國現(xiàn)代傳記文學的名篇之作,講述了作者童年、少年與青年時代的人生經(jīng)歷,回顧了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心路歷程,是作者與
作為一部演講集,本書收錄了童世駿近幾年來所作的20場精彩演講與對話,主要是對時下頗受關注的一些哲學命題、社會現(xiàn)實等進行的比較深入的學術探討,也是對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中所面臨的挑戰(zhàn)的回應。相對于哲學家們晦澀艱深的學術著作,本書的語言更通俗易懂,內(nèi)容更貼近生活,里面列舉了很多發(fā)生在人們身邊的事件,比如512汶川地震捐款、公
本書是作者在中建集團大的企業(yè)文化建設大背景下,就中建西北院企業(yè)文化建設而形成的研究成果總集及部分個人文章、詩詞合集,其中文章,或針砭時事,或討論熱點,或解決具體問題,貼近時代接地氣,而就企業(yè)文化建設及相關理念進行的論述,尤其對于企業(yè)文化建設具有參考價值。
《語言文化述評》論述語言和文化等方面諸問題。收文80余篇,劃分五部分:*部分為談語說文,是零散談論語言文字的篇什;第二部分為圖書評說,關涉編輯,談論圖書的諸篇;第三部分為生活感悟,是作者從生活經(jīng)歷、感悟談論廣義的文化,兼及物質(zhì)文化;第四部分為回憶師友,從不同角度回憶師友;第五部分為我和京劇,談論有關京劇的故事。
錢端升先生畢生從事政治學、法學研究,留下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如《法國的政治組織》(1930)、《德國的政府》(1934)、《法國的政府》(1934)、《比較憲法》(1938、合著)、《民國政制史》(1939、合著)、《戰(zhàn)后世界之改造》(1943)、《中國的政府與政治》(1950年,美國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英文版)、《議會
《轉(zhuǎn)到光明方面去》擇選了記者、出版家鄒韜奮先生一生的筆耕當中具代表性的篇目,分為四輯,涵蓋政論、人生隨筆、書評、游記、出版雜談等不同主題。這些文章體現(xiàn)了他身為新舊、中西文化沖撞與匯合時期的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傳遞了他面對民族危亡迫近眼前的急切思慮,也是他身為師長、身為讀者的“好朋友”所奉獻的懇切之談。
本書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無產(chǎn)階級歷史使命理論、無產(chǎn)階級政黨理論、無產(chǎn)階級專政理論,以及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等進行了探索。
本書擇選了記者、出版家鄒韜奮先生一生的筆耕當中*代表性的篇目,分為四輯,涵蓋政論、人生隨筆、書評、游記、出版雜談等不同主題。這些文章體現(xiàn)了他身為新舊、中西文化沖撞與匯合時期的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傳遞了他面對民族危亡迫近眼前的急切思慮,也是他身為師長、身為讀者的好朋友所奉獻的懇切之談。
本書是梁漱溟先生對山東鄉(xiāng)村建設研究院歷屆(1932-1936)研究部同學,在朝會時講話的部分筆錄所集成。本書非系統(tǒng)的學術講演,而只是對同學之日常生活有所詔示啟發(fā),或自同學提出之問題,予以當下指點;蛘務撊松摒B(yǎng),或講述治學方法,或議論社會、學術文化等問題,莫不本于作者個人感悟,出自切身體認,涵蓋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電波啟示錄/房龍真知灼見系列》一共40篇短文、演講、布道、會談,是房龍的談話節(jié)目內(nèi)容的真實記錄和再現(xiàn)。房龍在節(jié)目中,為聽眾講述了人類的各種故事和歷史,評價了各種歷史英雄人物,以及自己多年的思考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