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堅持以馬克思主理論為指導,全面科學地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所走過的曲折歷程和輝煌成就,材料豐富、敘事清楚、論證準確,合理吸收了共和國史研究的新成果,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重大事件、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都作了清楚的敘述和公正的評價;對70年來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也作了正確的概括和較為全面的
本書是當代中國研究所主辦的第四屆當代中國史國際高級論壇的論文集,共四十多篇文章。所涉議題重大,內容廣泛,成果豐碩,是當代中國史學界研究成果一次高水平的展示。 論文集充分肯定了新中國70年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功以及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性、深入總結了新中國70年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與經驗、有重點地討論了當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簡稱《國史編年》)是以編年體形式全面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個領域重大史事的資料書,旨在為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提供翔實可靠的史料,同時也為國內外讀者查閱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資料提供方便。舉凡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衛(wèi)生、民族、社會、人口、宗教、疆域、地理、區(qū)劃、災害、氣候
本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者陳東林的文集,共收錄23篇,主題多為新中國成立后進行的探索實踐,比如三線建設、四三方案、陳云應對物價風波、關于對外開放的探索、改革開放初期設立經濟特區(qū)的過程等,也包括曲折,如三年經濟困難等。這些文章依據(jù)史料對一些重大問題進行了研析,在發(fā)表時均產生了較大影響,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本書聚焦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歷史。當時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從軍事斗爭到新中國建設的歷史任務轉變,在、周恩來等領導人的帶領下,中國共產黨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堅定的政治信仰、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豪邁情懷,積極應對國內國外復雜局面的挑戰(zhàn),采取了土地改革、治理黃河、發(fā)行人民幣、抗美援朝、反腐敗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再現(xiàn)了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簡稱國史研究),是以新中國的成立、建設和發(fā)展的歷史為主要研究對象,與中國古代、近代史研究相銜接,與中共黨史研究相聯(lián)系而又相對獨立的歷史學科。如同其他學科一樣,國史研究有其理論與方法。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建立在國史研究及其經驗與規(guī)律的基礎上,同時借鑒其他學科特別是中共黨史研究等相近、相關學科的理論
20世紀在世界東方,激動人心與震撼人心的,莫過于中華民族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這一歷史命運的大落大起。在這一命運形成過程中,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聯(lián)共(布)與共產國際、日本昭和軍閥集團這四大力量,以中國大地為舞臺,發(fā)生了猛烈碰撞。震撼世界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正是這四股力量在中國大地思想沖突與實力較量的結果。只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等部門組織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正式出版發(fā)行。該書7章40節(jié),揭示了自1949年10月至2021年7月新中國成立70多年間,黨領導人民,探索、開創(chuàng)、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及其重大理論、制度創(chuàng)新成果,記述了新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