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時間為經線,以歷史人物的活動為緯線,內容囊括了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科教、醫(yī)藥、衛(wèi)生等各個方面,是對中華五千年史的全面概況。既以古代史籍為重,同時也廣泛吸取、采用了20世紀史學界諸多名家、名著的學術成果。
本書130篇,由本紀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組成,它記載了上起黃帝軒轅氏,下迄漢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近3000年的歷史。
本書是一部反映我國古代三千年社會發(fā)展的通史,是我國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司馬遷在研究總結先秦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司馬遷更偉大更重要的貢獻在于他對秦漢之際和對西漢社會前期的研究。
當我們把歷史分解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時,它就不再是一門枯燥的學問。如果說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猶如一條長河,給人壯觀但卻難以接近的印象,那么在這里我們就把它分解成一條條的涓涓細流,靜靜流淌,娓娓道來。正所謂“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保瑢⒁粋個歷史場景串聯起來,就組成了這樣一本中國歷史的大書。以史明鑒,用歷史的銅鏡比照今日
《資治通鑒(珍藏版套裝共4冊)》作為我國古代編年體史書之典范,以其文筆之精審流暢,內容之豐富翔實,錄事之求實考信,思想之博大精深而蜚聲中外,倍受推崇。該書上自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止于后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在這部史學巨著中,司馬光著眼于為政之方略得失,前世之興衰隆替,集興邦之略,
《中華上下五千年(珍藏版)》介紹了讀史以明鑒,察古以知今。五千年悠悠歲月,留下了綿延不絕的歷史傳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氣天成的英雄贊歌。一首頑強抗爭的勞動人民的贊歌,一首慷慨激昂、懲惡揚善的浩然正氣之歌。五干年的滄桑巨變,五千年的興衰成敗,浩瀚的歷史皆濃縮于一個個蕩氣回腸的故事中。
本書分為上古時期——諸侯風云、中古時期——興亡見證、近古時期——政權劇變、近世時期——王朝盛衰共四部分。具體內容包括: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風云變幻的春秋時期、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朝、強盛的封建王朝漢朝等。
本書共分四部分,包括:總論、公安院校大學生優(yōu)秀傳統文化系統教育的基本內容、公安院校大學生優(yōu)秀傳統文化系統教育文本選讀和公安院校大學生優(yōu)秀傳統文化系統教育實施方案。
本書研究了《史記》著述的歷史背景、司馬遷的家世、司馬遷艱難的著述歷程、《史記》的思想價值、《史記》的藝術價值。書末附有節(jié)選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少卿書。
本書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編政治史,按照歷史順序加以串聯,在理亂興亡的同時將歷史知識更系統地進行梳理,下編主講文化現象。呂先生著此書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是為了滿足當時大學教學的需求而編寫,如今看來,這種特殊的體例對初學者系統掌握歷史各個方面還是很有幫助的。 本書從面世至今,不斷再版,足以說明人們對呂先生和他以白話寫通史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