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修訂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增加個別工程實例照片;(2)少數(shù)文字進行了調整,增加了相關的參考文獻;(3)設計使用年限調整為設計工作年限,并對其分類進行了修訂;(4)荷載效應組合進行了修訂,涉及到荷載效應最不利組合的表達式及相關例題;(5)常用鋼筋型號以及樓面使用荷載進行了調整;(6)更正書中少數(shù)筆誤和描述不
本書分為6個任務模塊:任務1初識裝配式建筑,主要概述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國內外的發(fā)展情況,介紹此類建筑的結構主材、連接材料、輔助材料及連接方式;任務2識讀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總說明,介紹識讀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基本知識,結構總說明的應包含的內容及識讀方法;任務3識讀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預制構件布置圖,介紹預制構件結構拆分的原理,
本書共分11章,按《建筑隔震設計標準》章節(jié)順序進行了解釋說明,完整地介紹了隔震的設計思想、基本規(guī)定、隔震結構的設計方法和構造要求等。對多高層建筑、大跨屋蓋建筑、多層砌體建筑和底部框架-抗震墻砌體建筑、核電廠建筑、既有建筑和歷史建筑以及村鎮(zhèn)民居建筑的隔震設計方法進行了詳細解說,并在部分章節(jié)加入設計計算實例,使讀者能更好地
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包含上午考試科目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木結構四科的試題(2003-2008)、答案和疑問解答,2009-2014年整套試題和詳細解答;下冊包含下午考試科目地基基礎、高層建筑、橋梁結構三科的試題(2003-2008)、答案和疑問解答,2016-2022年整套試題和詳細解答,專題聚焦及附錄。
全書共分為3章。第1章是隔震的原理,介紹了在地震作用下為什么隔震技術可以保護建筑和橋梁結構。第2章是隔震的歷史和技術手段,介紹了工程師們如何實現(xiàn)隔震技術,隔震層包含哪些組成部分,各部分有哪些功能。第3章是隔震的案例,分為建筑、基礎設施兩部分,介紹了現(xiàn)有較為知名和典型的采用了隔震技術的建筑、橋梁、機場、醫(yī)院、學校、變電站
隨著學科的發(fā)展,結構的振動控制已經(jīng)成為土木工程及相關領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且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篇介紹地震作用及結構振動控制的基本原理,實現(xiàn)手段以及與傳統(tǒng)抗震相比的優(yōu)勢等,這些內容為后續(xù)章節(jié)奠定了基礎。第二篇介紹結構被動減振控制中的被動調諧質量阻尼器,主要介紹被動調諧質量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及外工程實例。第三篇介紹結構主動減振
屈曲約束支撐抗震韌性設計
隨著精確制導武器的快速發(fā)展,防護工程面臨的威脅日益嚴重,如何提高結構的抗打擊能力是防護工程重點關注的課題。本書在分析混凝土結構抗侵徹性能研究現(xiàn)狀的基礎上,開展了鋼管約束混凝土結構單元和蜂窩鋼管約束混凝土的系列侵徹試驗,分析了鋼管約束混凝土的抗侵徹性能;基于驗證的有限元模型,明晰了蜂窩鋼管約束混凝土的抗侵徹機理;針對鋼管
《中文版PKPM2022結構設計完全實戰(zhàn)技術手冊》基于PKPM2022的BIMBase集成系統(tǒng)和PKPM2021V1.3軟件,講解在混凝土建筑結構、砌體結構及鋼結構設計和結構分析等方面的行業(yè)實踐應用方法!吨形陌鍼KPM2022結構設計完全實戰(zhàn)技術手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了BIMBase集成系統(tǒng)和PKPM建筑結構
從振動基本理論及結構動力學逆問題中蘊含的數(shù)學原理入手,圍繞單點載荷識別方法、多點動載荷識別方法、分布動載荷識別方法、動載荷位置識別方法展開系統(tǒng)性的介紹與分析,涵蓋周期性動載荷識別、沖擊動載荷等確定性動載荷識別以及隨機性動載荷識別,并針對動載荷識別過程中的病態(tài)問題及其解決方法進行專門性的介紹。本書對我國航空航天飛行器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