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梳理近代通商口岸常關的產(chǎn)生背景,解釋了近代常關的分化與沿革的歷程,探討了近代常關的稅收狀況,深入解讀了常關與海關的權力運行機制,并對近代常關貿易格局及其形成原因進行了詳盡的描寫,強調了這一時期常關的地位與作用。
本書共73篇人物采寫故事組成,主要內容包括五部分:選擇進博的理由,在中國為全球,“一帶一路”特別策劃,展品會說話,高端對話。其中48篇故事由解放日報社采寫,10篇由中國新聞社采寫,15篇引用其他媒體已發(fā)表的人物故事文章。書稿內容充分展現(xiàn)了進博會的價值和影響力,進博會在服務“雙循環(huán)”發(fā)展中的窗口作用,進博會既是中國的更是
本書分為“選擇進博的理由”“在中國為全球”“展品會說話”“高端對話”“進博之觀察”等六章,收錄了《小展商打開大市場》《引領全球的“中國方案”》《進博會改變了我》《交通銀行:數(shù)字賦能,服務跨境貿易高質量發(fā)展》等文章。
2023年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 HS編碼書 海關大本 稅率稅號監(jiān)管條件
2023年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及申報指南 HS編碼書 海關大本 稅率監(jiān)管條件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主要闡述自絲綢之路暢通以來兩千余年中國對外貿易發(fā)展歷程。上篇為中國對外貿易史的古代部分,內容包括各時期的對外貿易政策措施、管理制度、中外貿易關系、進出口商品構成及對外貿易與經(jīng)濟文化交流等;中篇為中國對外貿易史的近代部分,內容包括半殖民地對外貿易的形成、各階段中國的對外經(jīng)貿政策、西方列強對中國對外
本書是以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為基礎,根據(jù)關務水平測試要求專門編寫的工具用書。本書除提供基本的編碼查詢服務外,在相關的歸類總規(guī)則、類注、章注下增加了“編者注”,對進出口商品歸類的重點、難點知識進行了一定的梳理和分析。本書頁下注內容根據(jù)關務水平測試大綱和《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注釋》選擇常見商品和歸類重點知
本書是對中國近代經(jīng)濟地理研究對象和范圍的一次延伸拓展研究,是“中國近代經(jīng)濟地理研究”叢書其中一卷,以1864-1930年的上海外貿埠際轉運變遷為研究對象。上海的埠際貿易指的是上海與其他口岸間的貿易往來,這種貿易往來有著復雜的內容和不同的性質,可以根據(jù)貿易性質的不同將上海埠際貿易劃分為幾種類型,分別反映上海不同功能經(jīng)濟中
《海南自由貿易港發(fā)展報告(2023)》是由海南省社會科學院組織相關專家撰寫,全書由總報告、分報告、專題報告三部分組成,總報告介紹了2022-2023年海南自由貿易港發(fā)展的情況,2022年7月到2023年6月,中央和海南省相關部門共推出了28項涉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法規(guī)和政策,主要分布在貿易、投資、資金、運輸、人員自由
本書立足于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快構建新發(fā)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從研究進博會溢出效應視角出發(fā),在全面回顧以往五屆進博會舉辦情況的基礎上,對進博會在上海、中國乃至世界等不同層面上產(chǎn)生的重大影響進行了多角度分析,對未來進博會如何更好地“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進行了探討和展望。本書致力于為推動進博會高質量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