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察雅兩縣所在青藏高原東南部地區(qū)(昌都地區(qū)),自秦漢時期便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吐蕃時期佛教的引進、傳播和發(fā)展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是吐蕃佛教石刻造像分布*為集中的地區(qū)。隨著時間的流逝,依附在這些造像上的歷史信息正在慢慢減少。因此,盡早對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全面而詳細的調查記錄,提取其中的歷史信息,摸清其
本書是2010年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入藏的新疆和田(古代于闐)出土的13件粟特語文書的釋讀整理成果。這批文書不僅是近年來國內所出粟特語文獻中數量*多的一批,也極富研究旨趣。文書內容包括經濟文書、書信等世俗文獻,年代約在8世紀下半葉,為了解唐朝在西域統(tǒng)治末期在安西四鎮(zhèn)活動的中亞粟特胡人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古代帝王生前建造華麗的宮殿,死后又在地下建造了宏大的地宮,他們在陵墓選址、建造、下葬等環(huán)節(jié)無不設置種種機關與玄秘。但是陵墓大部分最終還是被打開,無數財寶后也就展現人間,但是還有一些王陵默默沉睡地下,保守著皇族那最后的神秘……
本書是一套通過原創(chuàng)繪本的形式展示深厚的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的青少年讀物。第一輯分為五大主題,分別為“壯族服飾”“壯族刺繡”“壯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銅鼓”“巖畫”!稁r畫》以壯、漢兩種文字為文本書寫工具,以繪圖為視覺展現形式,對壯族巖畫的來源、分布區(qū)域、巖畫的繪畫方法、巖畫圖案代表的意義等內容進行描繪,并還對部分專業(yè)術語進行學術解
為了更好地滿足博物館觀眾對覺生寺通俗讀物的文化需求,以于弢老師專著為藍本,結合近年來不斷豐富的新資料,以及對原有館藏資料溫故知新的認識和理解,組織輯錄了這本名為《古鐘博物館營造舊聞》的通俗讀物,主要從歷史沿革、祈雨功能、建筑特征、名人軼事等方面對“覺生寺”進行了文物科普式介紹。全書資料翔實,文字凝煉,圖文并茂,讀者可以
《錦衣羅裙館藏京城:西域傳統(tǒng)服裝研究》是一部服裝類圖錄與論文的綜合圖書。書中收錄了兩館館藏的服飾類文物100余件,均配以清晰大圖。全書圖片分為京城傳統(tǒng)服裝、西域傳統(tǒng)服裝、清代補子三個部分,主要介紹清代京城與哈密兩地的傳統(tǒng)服裝,如京城的馬面裙,西域的袷袢等。論文部分收錄10片學術論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從學術研究和服飾史
本書記錄了錦州市2012年至2016年,按照國務院統(tǒng)一部署開展了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結果。在錦州市境內各級機關、事業(yè)單位、國有企業(yè)等各類國有單位進行普查,共登錄收藏保管的各類可移動文物12000余件/套。本書依據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登記標準為:文物名稱、類別、級別、年代、質地、外形尺寸、質量、完殘程度、保存狀態(tài)、包含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圖典:伊通滿族自治縣博物館卷
本書為故宮博物院清朝宮廷典章制度研究項目,是一部全面系統(tǒng)論述清朝陵寢各項制度的學術著作。清朝陵寢是我國保存*多*完整的古代陵寢,均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目前,對清朝陵寢感興趣的讀者越來越多,但是迄今為止,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清朝陵寢的圖書尚屬市場空白。為滿足廣大讀者了解清朝陵寢知識的需要,作者以研究清朝陵寢四十余年之功力,歷經
中國史前遺址博物館 仰望星空 大河村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