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是繼蘇軾之后的詞壇新領袖。他有深厚的辭章修養(yǎng),妙解音律,有顧曲周郎之譽。他作詞既重篇章辭句,又重音律之美;能清能麗,亦雅亦俗。從風格情調(diào)和藝術技巧上來看,他的詞的確稱得上是當行本色的好詞。本書收入周邦彥在各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各種風格的詞作共80首,注釋簡潔明了,評點短小精悍,尤能發(fā)掘清真詞的隱微。 中國古代文史經(jīng)典讀本
根據(jù)現(xiàn)存《金瓶梅詞話》中的東吳弄珠客序,該書刊刻時間為萬歷丁巳年,也就是從1617年首次坎坷出版以來算起,到2017年,這本書刊刻印刷整整400年。而我們著錄的各種版本也超過400種。不謀而合,自有天意。 為紀念這一中國古代小說杰作正式出版、刊刻、印刷、發(fā)行400周年,我們特撰寫《金瓶梅版本圖鑒》一書,以示紀念。 《金
《詩疑辨證》是一部清人研究《詩經(jīng)》的重要經(jīng)學注疏,共計六卷,旁征博引間,考訂上古名物;校訂異同時,折衷諸說是非。該書自收入《欽定四庫全書》后,被長期埋沒在浩瀚的古籍文獻中,以致其學術價值未得到充分挖掘。民國初年,商務印書館曾復刻此書,并加以推廣,卻未引起學界足夠的關注。目前,該書經(jīng)過一系列數(shù)字化整理后,其可讀性已大幅度
本書十二章,分別為驚艷、酬韻、目成、解圍、賴婚、琴挑、傳書、約會、拷紅、送別、驚夢、團圓。每章為原作的一個核心關目,即情節(jié)轉(zhuǎn)折之高潮。對《西廂記》花間美人般的優(yōu)美清新的曲文,大率保留,同時加以解說注釋,同時突出主要人物張生、鶯鶯、紅娘、老夫人的人物形象和內(nèi)心情感,幫助觀眾理解、感受古典戲曲的獨特藝術魅力。
謝冕作為中國新詩的倡導者、觀察者、參與者一直站在當代詩歌評論前沿,關注詩歌的健康發(fā)展。《中國新書史略》共分為八章,結(jié)合歷史與創(chuàng)作,描繪了中國新詩從1891年到2010年的發(fā)展歷程,梳理了中國詩歌百年發(fā)展的脈絡,厘清了詩歌在中國文學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本書為謝冕老師重要代表作品。 詩歌,百年來的一件大事。謝冕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體現(xiàn)了知名學者王國維的文學、美學思想,精義迭出。書中提出了具有完整的理論結(jié)構和豐富內(nèi)容的境界說,向來極受學術界重視。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人間詞話,人間詞和王國維小傳。流暢準確注釋,生動優(yōu)美的譯文與賞析,以及文末的王國維小傳,全方位的展現(xiàn)出了這位文學理論開創(chuàng)者波瀾
本書題名愿得柳七心,卻不是一本只談柳永之書,而是以柳七借指天下詞人。盡管所選的詞章篇幅的確以柳永為冠,全書共選詞34首,選取柳永詞20余首。遙想北宋盛年、名都東京,人人都愛柳七郎,家家皆誦耆卿詞。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黃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見,愿識柳七面。柳七何幸而生此時代,時代何幸而得此奇才。柳七是歷史上
*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現(xiàn)階段文藝創(chuàng)作有高原缺高峰,《聊齋志異》是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高峰,馬瑞芳教授四十年之心血,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深入剖析了聊齋藝術成就取得的多方成因。 《聊齋藝術高峰論》是從馬瑞芳教授代表作《聊齋志異創(chuàng)作論》的基礎上修訂完善而成,馬教授在文字上作了修訂,增加了新內(nèi)容,如《聊齋志異》的人
本書主要分兩大部分?壳按蟛糠种饕抢碚撽U釋:首先較為具體地介紹了詞譜典籍與經(jīng)典詞牌概況,并精要闡釋了詞中所用句式的平仄律,然后以《賀新郎》詞譜為例,敘述了詞譜的勘定過程及其依據(jù)。第二大部分主要是實際例舉:分四卷,分別為平韻詞仄韻詞平仄共用韻詞入聲韻詞,共收錄詞譜146,穿插大量詞作,兩相對照,以便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每一
近世易代之際的詩學演進歷程是中國文學近代化進程中的一個特殊階段,它承擔著總結(jié)傳統(tǒng)和開創(chuàng)未來的雙重使命,聚訟千年的唐、宋之爭論,相互推演,構成彼此夾雜的文化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