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第五屆昌耀詩歌獎獲獎作品集。全書以濃烈的情感,訴說著青藏高原的本土民俗元素和大地氣質(zhì),以及現(xiàn)代生存狀態(tài)下的詩人情懷和博大堅定的道義擔當。進一步地說,書中所選的每一位詩人都懷著對詩人昌耀的高度敬重,以及他們身上濃郁、深沉的詩歌情懷,將積儲在大地民間古老的文化血脈、道德力量、山河魂氣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將詩人昌耀傳遞出
本書是一本展示雷州新詩創(chuàng)作成果的集子,共收錄了雷州籍老、中、青三代28位詩人,自上世紀七十年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詩優(yōu)秀作品150首。詩歌題材涵蓋家鄉(xiāng)景物、風土人情、人文精神,展示了詩人對家鄉(xiāng)故土的深情眷戀和赤子情懷。詩歌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彩,藝術流派多樣,有古典主義、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朦朧派、意識流等。反映了
本書是一部詩歌作品集,分為“永昌小傳”“鳩摩羅什”“日常悟道”“祁連山下”四輯,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80余首短詩。這些詩作中,有作者寄語友人的深情與懷念,有踏尋歷史遺跡時的思考,有庸,嵥殚g靜下心、俯下身時對生命的感悟。詩作以簡潔凝練、返璞歸真的語言對歷史和日常生活進行詩意的抒寫,整體呈現(xiàn)出視野開闊、內(nèi)容充盈、意蘊悠
本書是當代詩人壟青的詩歌選集,收錄了其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詩400余首(短詩居多),語言清新流麗,具有濃郁的個人化特質(zhì)。內(nèi)容分為三輯,第一輯以田園詩為主,主要抒發(fā)了作者對于山川河流、草木生靈的熱愛;第二輯以抒情詩為主,主要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哲理性反思,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小事的觀照,實現(xiàn)對人生真諦的領悟;第三輯主要收錄了其創(chuàng)作的敘
回文,亦稱回環(huán),是正讀反讀都能讀通的句子,是一種修辭手法和文字游戲;匚脑姡褪鞘褂昧诉@種修辭手法,使得能夠回還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桑世昌《回文類聚》分為四卷,卷一為蘇蕙《璇璣圖》及其各類讀法,卷二為諸家雜著,收錄盤中詩鞶鑒圖等回文詩圖,卷三輯錄各家所作回文詩,卷四輯錄各家所作回文詞。清初,朱象賢重刻此書,并
書稿《黃昏里》是廣西詩人黃芳的一部詩歌精選集,收入作者近三年的力作110首左右,所收錄詩作在《人民文學》《花城》《十月》《詩刊》《長江文藝》《上海文學》等刊物公開發(fā)表。作品圍繞社會民生、風土民情、自然風物等主題,通過關切社會事件,描述生活日常,關注弱小事物,感悟自然萬物等方式,表達了一種既貼地悲憫又熾熱向上的生存態(tài)度和
《聽見身體里的聲音或夜鶯》是詩人高春林2013年以來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個精選集,收入了詩人一百多首短詩和部分長詩作品。高春林的詩在歷史與當下、自然與現(xiàn)實之間探索語言的隱秘意義,是一種語言與語義的獨特修辭學,從當代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重在創(chuàng)造一個詩性世界,甚至在古典與現(xiàn)代之間都有一個探索的途程,并達到了極高的內(nèi)在精神的契合。詩人有著
《透過破碎的窗玻璃》系60后高校詩人劍男的一部自選詩集,收入的詩歌創(chuàng)作時間為1990至2024年。全書共四輯,分別是午夜,下起了薄薄的學收到目前來信清晨在鳥鳴中醒來根雕與孤鷹。收入詩歌,圍繞著詩人文學地理意義上的故鄉(xiāng)幕阜山創(chuàng)作而成,構建了自己的文學版圖。在這里,劍男生動塑造了地域鮮明的詩歌王國。詩集比較全面第展示了作者
2023年10月23日是河北大名師范學校百年華誕。百年歷程,百年風雨,紅色基因,薪火相傳。溯往追遠,名城名校,底蘊深厚,令無數(shù)學子倍感自豪。在學校百年校慶之年,學校各屆校友為母校撰寫了回憶文章。本書編寫組收藏整理了180余篇散文和詩歌,編輯出版百年校慶紀念文集,以此來回顧母校百年風雨歷程,展示莘莘學子風采風貌,傳承母校
本書是一部詩集,收錄了梁小斌近期創(chuàng)作的新詩。包含《又見群山如黛》《夏日童話》《一種幸!贰饵S昏即景》《福祉》《端詳》等篇目。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對親情愛情的謳歌,感情真摯,意蘊深厚,可讀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