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億年的奇跡:地球簡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科學叢書,50個專題,150個故事依次展開,構成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隨著大西洋的誕生和各種生物的進化,地球開始向現在的面貌發(fā)展。中生代中晚期,海底火山活動活躍,地球上的海洋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變。火山活動同時也為人類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禮物——鉆石。在動物界,赫赫有名的
地質考古學對于解讀考古材料和人類歷史起到關鍵性作用。事實上,就技術和概念方面來講,地球科學在闡釋考古學材料的過程一直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地球科學方法在考古學中的應用源于這兩門學科的歷史。緣起于在是十八和十九世紀對于“史前”時代關注(古生物/地層/人類史前歷史)的增進和基礎理論的發(fā)展,到了二十世紀自然科學家與考古學家的合
本書以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系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進行了奧陶系層序巖相古地理分析,提出了針對鄂爾多斯盆地地質條件的層序巖相古地理研究思路和方法。通過對奧陶系層序地層格架的建立,研究了以層序為單元的沉積相特征,采用單因素定量分析方法編制了巖相古地理工業(yè)圖件,在此基礎上恢復了奧陶系不同時期的巖相古地理特征,梳理出不同大地構造單元沉積
揚子與華夏陸塊拼合、碰撞時限及方式是華南重大基礎地質問題。湘桂地區(qū)處于兩大塊體過渡區(qū)域,前寒武紀地層分布廣,沉積類型復雜,連續(xù)的沉積記錄為從地層學角度認識這一重大地質問題提供了思路。本書從新元古代不同相區(qū)典型剖面沉積相、沉積物源、重要構造界面等方面對比分析入手,以親揚子型物源和親華夏型物源轉換界面為突破點,揭示親華夏型
“46億年的奇跡:地球簡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科學叢書,50個專題循序漸進,涵蓋150個地球史重要節(jié)點,完整呈現地球46億年的壯闊歷史。生命在太古宙誕生,但現今地球上生命賴以生存的氧氣,那時候還沒有出現,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直到約27億年前,具備了光合作用的藍藻大量繁殖,氧氣才逐漸從大海擴散至
《46億年的奇跡:地球簡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科學叢書,50個專題循序漸進,150個故事依次展開,構成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銀河系中存在著不計其數的行星。這些多姿多彩的星球盡管形成過程相似,模樣也相仿,日后的命運卻大相徑庭。地球,這顆“奇跡星球”,就是無數行星中的一員。本書為我們生動展示了太陽、地球和月球
《46億年的奇跡:地球簡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科學叢書,50個專題循序漸進,150個故事依次展開,構成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在古生代晚期的地球上,植物與動物在經歷了大規(guī)模的繁榮后,由于環(huán)境的巨變,遭遇了二疊紀末大滅絕。4億年前,由蕨類植物組成的“森林”改變了當時地球的氣候。剛從海洋登上陸地的昆蟲還只是蠕蠕
《46億年的奇跡:地球簡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科學叢書,50個主題循序漸進,150個故事依次展開,構成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熬過奧陶紀大滅絕之后,生物在志留紀這個重要的時代迎來了一個嶄新的舞臺。廣翅鱟在志留紀時期繁榮一時,統(tǒng)治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一時期,菊石為了避免被捕食而卷曲身體,盾皮魚為了強有力地捕食而進
“46億年的奇跡:地球簡史”是一套兼具科學與美學的大型地球科學叢書,50個專題,150個故事依次展開,構成地球46億年的演進歷程。當肉眼可以看見生物的存在時,地球就進入了顯生宙,如今這個生機勃勃的世界,就是從顯生宙里的古生代開始的。古生代中的寒武紀發(fā)生了生物進化的大爆發(fā)事件,激烈的生存競爭促使與后世生物繁盛息息相關的各
隨著地層學理論及方法的不斷發(fā)展,與地層學室內教學配套的野外實習路線也在不斷更新。原來的一些傳統(tǒng)實習區(qū)和實習路線由于教學內容陳舊,或因風化覆蓋及城鎮(zhèn)建設被破壞的原因,滿足不了現在地層學的野外實習需要。因此,需要開發(fā)出一些與現在地層學教學內容配套的野外實習路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地層學”教學小組2018年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