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日本平板印刷出版《昭和法帖大系》,線裝十五冊,分楷書篇三冊、行書篇五冊、章草篇一冊、草書篇六冊,輯錄兩晉至唐幾乎所有書法名家的法帖,據中國古代各叢帖或日本藏家原跡影印而成,收錄諸多藏于日本珍稀版本法帖,如“三井本十七帖”“上野本十七帖”“宋拓閣帖中村克齋氏藏本”等。 本次出版以一九四一年版《昭和法帖大系》底
日本畫自唐代到明清受中國畫的影響都極大,最初稱為“漢畫”,明治維新后才正式引入了日本畫的概念。日本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陸續(xù)出版《日本畫大成》,每冊收錄百余幅日本畫作品,木板套色、珂羅版及平板印刷。前18冊主要按門派分卷,如大和繪、北宗派、狩野派、光琳派、南宗派、圓山派、四條派、佛畫、浮世繪等。第19冊為落款印譜、第20冊為
本書為慶祝,引導青年學生深入了解黨的歷史,展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社會各個領域的巨大變化,反映畫家以畫筆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的現實主義藝術歷程,增強青年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特策劃舉辦該展覽。書稿集情景還原、研究文獻、圖片資料展出了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上海楊培明宣傳畫收藏藝術館、王樹村、王進先生等收藏的200余幅年畫、
書法是中國的國藝,也是中國人內心深處的底色藝術。先哲講,書為心畫;我們說,書法是現代中國人的心電圖。如何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始終是書法學習上的一直的難題。本書是從書法學習的理論和具體操作的實際出發(fā),選取著名書法史家陳彬龢的《中國文字與書法》,作為第一部分《歷史篇》,讓讀者了解中國書法的發(fā)展歷史;將著名書法家白蕉《書法
本書主要介紹手繪風景寫生的意義、常用工具、基礎練習、場景透視、取景等基礎知識以及場景速寫、淡彩、馬克筆效果表現技法。本書中收錄的作品全是作者多年風景寫生精選的優(yōu)秀作品,是作者二十多年來從事設計和教學的實踐成果。本書內容分六部分,主要包括:手繪風景寫生基礎、手繪風景寫生透視、手繪風景寫生環(huán)境的構成要素及速寫步驟、風景速寫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5考察云南“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钡闹匾v話精神,激勵和引領廣大人民群眾以奮發(fā)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優(yōu)異成績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以藝術展覽形式和積極向上的美術書法作品為抓手突出獻禮特色,云南文獻研究院(云南書畫院)聯合昆明市博物館以鄉(xiāng)愁為主題舉辦“天涯共此時——喜迎二十大書畫
該書為一本畫冊。全書精選了云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昆明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王軍老師的國畫作品100余幅,共分為三個篇章:花鳥篇、山水篇、人物篇。這些國畫作品以自然風光、人文生態(tài)、歷史人物為創(chuàng)作題材,尤其注重對云南人文風情的描繪。全書收錄的作品技法獨特,表現形式豐富,主題突出,每一幅作品都飽含了藝術家對繪畫藝術的熱愛之情、
木版年畫因其設色明麗,造型夸張,且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曾被譽為"文化的活化石",在世界享有盛名,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在各種新科學技術的沖擊下,使得木版年畫逐漸失去了其原有的存在基礎環(huán)境,這一古老的文化瑰寶將來要如何保護、傳承和發(fā)展,是我們面臨的難題。只有深刻挖掘木板年畫內涵,增強其文化的吸引力,通過產業(yè)化經營和市
本書是著名畫家樊玲玲的個人國畫作品集,共收集了90余幅作者精心創(chuàng)作的蘭花、荷花、木槿花為題材的作品。繪畫作品筆墨大膽、色彩艷麗,且詩書畫印兼?zhèn),藝術性與文學性兼具,體現了作者鮮明的藝術特色。這些作品或寫意,或工筆,皆用心構施,力圖在寫意中體現工筆的精美細膩,在工筆中展現寫意的深遂意韻。全書作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橫幅
本書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同名展覽配套圖錄,集中展示了意大利現代繪畫史上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杰出畫家之一喬治·莫蘭迪(GiorgioMorandi)的46幅作品,通過“品形”“觀象”“觸景”三個單元,以時間為序串聯起這位藝術大師生平的創(chuàng)作軸線,展現了莫蘭迪由色彩極度簡化的日常物品、風景所組成的靜物及風景畫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