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13章,主要內容包括單片機和嵌入式系統(tǒng)導論、數(shù)值表示及轉換、KeilμVision(C51)開發(fā)工具、8051單片機的內部結構、MCS-51指令集架構、匯編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時鐘、復位和電源模式原理及應用、比較器原理及應用、計數(shù)器/定時器原理及應用、通用異步收發(fā)器原理及應用、ADC原理及應用,以及增強
本書主要介紹和講解算法分析與評測技術,枚舉、遞歸、回溯、貪心、動態(tài)規(guī)劃、排序、查找、分治、遞推等算法思想和算法結構,以及數(shù)論、計算機圖形學、密碼學、線性代數(shù)、機器學習、圖論、概率論與隨機過程等領域的常見算法。
本書共9章,分別講解了人工智能與自然語言處理基礎、特征提取、文本分類與情感分析算法、語義分析與理解算法、機器翻譯算法、命名實體識別、大模型Transformer、大模型BERT,以及綜合實戰(zhàn):基于大模型的情感分析系統(tǒng)。
本書共三部分15章。第一部分為理論基礎(第1-8章),包括軟件測試概述、軟件測試過程模型、軟件測試方法、軟件測試過程、軟件測試管理、面向對象軟件測試、軟件質量保證、敏捷項目測試;第二部分為工具應用(第9-14章),包括軟件測試自動化、缺陷跟蹤管理、JUnit單元測試、接口測試工具、性能測試工具JMeter、Python
本書共11章,主要內容包括軟件可靠性基本概念、軟件可靠性分析的數(shù)學基礎、軟件失效機理分析與故障傳播分析、軟件可靠性增長模型、數(shù)據(jù)驅動的軟件可靠性模型、軟件可靠性建模技術、軟件可靠性分析技術、軟件可靠性設計方法、軟件可靠性測試與驗證技術、軟件可靠性工程。
本書共七章,講解了Blender軟件建模、材質、渲染、動畫四大板塊的操作技巧。
本書共12章,主要論述了數(shù)據(jù)結構、系統(tǒng)運行資源、數(shù)據(jù)庫、軟件工程等相關知識,相關章節(jié)有代碼示例和詳細的代碼解析,各章后附有習題,幫助讀者加深理解和鞏固相關知識。
本書共分12章:第1-3章為C語言基礎,這部分內容首先介紹了計算思維的概念,強調了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的重要性。隨后,逐步講解了C語言的基本語法,包括變量,數(shù)據(jù)類型,運算符,控制結構等,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第4-10章為進階編程與算法設計,深入探討了函數(shù),數(shù)組,指針,結構體等高級主題,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概念來設計和
本書全面解析MLIR所有主要功能,幫助讀者理解MLIR工作原理,以及使用MLIR對深度學習與機器學習進行的優(yōu)化與部署。全書共11章,包括用MLIR構建編譯器、MLIR編譯器基礎、MLIR編譯器功能模塊、MLIR方言技術、TPU-MLIR開發(fā)技術分析、MLIR中間表示與編譯器框架、MLIR代碼生成技術、MLIR的后端編譯
本書分為6個部分,共15章。第1-3部分介紹SpringFramework與SpringBoot的基礎與核心機制,包括IOC、AOP、SpringBoot應用特性;第4部分講解基于SpringBoot的WebMvc應用開發(fā);第5部分對Dao層整合開發(fā)進行講解;第6部分則是SpringBoot的應用打包和生產級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