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存編》由《存治編》《存性編》《存學編》《存人編》合成!洞嬷尉帯分鲝埻泄鸥闹疲珜Хㄈ,恢復井田、封建、學校等王治,表現(xiàn)了對當朝制度不滿的社會思想。《存學編》以辨明學術為主,認為圣賢立教與異端有別,圣賢之學在于事事表現(xiàn)為實用,而異端則是空談心性,以此批評性理儒學的空疏,崇尚實學。《存性編》批判了宋儒以善為天命之
中華學人·哲學系列邀請當前國內哲學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其中大多為長江學者),以文集或專著的形式推出其代表性作品,代表了目前哲學研究的骨干力量,其研究問題也代表了目前國內哲學研究的前沿方向,整體以套書的形式推出,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戴震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是十八世紀中國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是乾嘉學派的樸學大師與皖學的創(chuàng)始
本書是關于傅山文獻新資料的研究專輯,主要內容:一是圍繞新發(fā)現(xiàn)的兩冊抄本《傅眉雜錄》及其收錄文字,考證抄本真?zhèn)尾⒊醪浇庾x,定位《傅眉雜錄》的形成年代與背景。二是逐篇研究訂正《傅眉雜錄》新見文字,參照存世文獻類同文字進行比對校補。三是運用《傅眉雜錄》中所透露的信息,解讀“從傅山五世孫傅履巽手中傳出的個別文字為何不被《霜紅龕
顏元是明清之際反思理學及整個傳統(tǒng)學術而卓然有所立的大家。本書以顏元的問題意識為線索,從顏元哲學與宋明理學特別是程朱理學的“虛”“實”之辨入手,深入考察顏元哲學的主要內容、邏輯結構和獨特表現(xiàn)。全書依照“全體大用”的內在理路系統(tǒng)呈現(xiàn)了顏元哲學的邏輯結構,分別從“實體”-理氣論、“實性”-人性論、“實用”-理想人格論、“實行
本書對《二曲集》中《四書反身錄》這一部分內容進行詳細解讀。李二曲(16271705)是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哲學家,名顒,字中孚,號二曲,陜西周至人。家貧,借書苦學,遍讀經史諸子以及釋道之書。曾講學江南,門徒甚眾,后主講關中書院。與孫奇逢、黃宗羲并稱三大儒!端臅瓷礓洝肥敲髂┣宄醮笕謇疃拇碜鳎疃诤闲膶W、理學,
《明夷待訪錄》是黃宗羲于康熙元年動筆,康熙二年寫成的一部政治代表作。明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辭有曰: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所謂明夷指有智慧的人處在患難地位,待訪,等待后代明君來采訪采納。該書總結了秦漢以來,特別是明代的歷史教訓,批判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為主,君為客貴不在朝廷
《榕村語錄》三十卷,《榕村續(xù)語錄》二十卷,為清代李光地的日常學術講論語錄集,由其弟子徐用錫、孫李清植纂輯而成。以經義、性理、諸儒、諸子、史書史事、治道、詩文為類,所涉不惟理學,博及經學、史學、子學、文學、天文歷算、律呂、音韻諸學。與同時代理學家的語錄體著述相較,論述可謂廣泛,可謂研究李光地學術思想的代表作。此書以道光《
古籍整理。《詩書古訓》采輯《論語》、《孝經》、《孟子》、《禮記》、《大戴禮記》、《春秋》三傳、《國語》、《爾雅》十經中引《詩經》《尚書》者,各系于《詩經》《尚書》各篇、各句之下,又采輯諸子之書、史書引《詩經》《尚書》者,低一格書于十經之后。凡所引征,各注所出,不加己意。所引至為繁富,子、史之書如《荀子》《孔叢子》《漢書
《船山學新探》(上下冊)為王船山誕辰4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共60篇,分為七部分,第一部分為研討會開幕式嘉賓的講話與主題發(fā)言,揭示王船山思想學術所蘊含的精神價值與現(xiàn)代意義。第二至第七部分反映了近年來船山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船山思想本體研究、船山思想與社會的關系、船山思想的學術溯源與比較分析等。該書是對船山思想研
本書是研究晚明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生平思想及其與明清哲學關系的專題文集。以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召開的“黃宗羲與明清哲學”青年學者工作坊會議論文為基礎,遴選分輯編定而成。黃宗羲是明末清初承前啟后的思想大家,在理學心性之學、經史之學、政治哲學、天文歷算等領域均有重要的理論貢獻,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哲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