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多篇中國古代的家訓,并附有譯文和評析,內(nèi)容包括:《詩經(jīng)》四篇、《論語》十則、《荀子》二篇、《老子》四則、《孟子》三則等。
《了凡四訓》是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寫給兒子的四封家書,主題思想就是告訴人們,命運不單是可以改變的,還可以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怎樣掌握好自己的命運,怎樣改造自己的命運,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為這一切與人的道德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而人的道德里面包含了謙虛、善良、真誠、尊重他人、天下為公、仁義禮智信等。清末大儒曾國藩推薦給家人看的*本
《顏氏家訓》是古代家庭教育的經(jīng)典著作。本書詳述立身處世之法,辨正時俗謬誤,兼論音韻筆畫,考證典故,品評文藝,特別強調(diào)要學習經(jīng)世致用的知識。文筆樸實,內(nèi)容多可取。一千四百年間,公認為家訓之祖,書中蘊涵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閃爍著傳統(tǒng)美德的光輝,很多論述,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了凡四訓》是明清以來在民間流行甚廣的勸人為善之書,作者為袁了凡。袁了凡,原名表,后改名黃,字慶遠、坤儀、儀甫等。原號學海,后改為了凡。了凡先生的生平資料主要有清代彭際清所撰《居士傳》卷四十五的《袁了凡傳》,以及《了凡四訓》中有關其生平的自述。此外,吳江及嘉善縣志等資料中也有關于了凡先生生平的介紹。
全書分為8章,內(nèi)容包括:家訓文化式中國家庭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上海古代名人家訓、上海晚清名人家訓、上海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家訓等。
我國古代家訓肇端久遠,從產(chǎn)生于殷商之際的《周易·家人卦》中,可窺見上古家訓之一斑。后來歷代雖然都有家訓產(chǎn)生,但大多只是從來一側面對子孫加以訓誠,直到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問世后,古代家訓才系統(tǒng)化起來。此后,歷代遞相仿效,遂使家訓文化蔚為大觀。 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批判地繼承這筆遺產(chǎn),從中獲取其精
《弟子規(guī)弟子職朱子治家格言》所收三種蒙學著作,都是古代啟蒙教育中較有影響的著作。《弟子規(guī)》中的內(nèi)容主要是教導兒童怎樣學習、怎樣待人接物、怎樣加強個人品德修養(yǎng)。內(nèi)容簡明通俗、淺顯易懂,《弟子職》記弟子事師、受業(yè)、饌饋、灑掃、執(zhí)燭坐作、進退之禮,類近今之“學生守則”!兜茏勇殹肥且环莘浅U鎸崱⒎浅M暾、非常寶貴的研究中國歷
把“尋找當代中華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的活動2啦候選人的故事編輯成書,不是我們心血來潮,主要是基于以下兩點:一是近年來世界經(jīng)濟的全球化,導致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從而嚴重沖擊著中國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傳統(tǒng)文化。遺憾的是,近年來,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慈孝文化被許多年輕人疏遠淡忘了,當代人特別是青少年迫切需要來彌補這一不可
傳統(tǒng)倫理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男性的學科,當倫理學與性別批判相遇,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本書在深邃綿長的視野中既梳理倫理學中的兩性不平等,更旨在通過性別的追問,深入到人類自我理解的核心。作者路過了西方現(xiàn)當代幾乎所有相關的重要思想家的思想,與他們對話,讓他們之間相互對話,在后現(xiàn)代的廢墟中尋找人類自我救贖的可能性:一種新的性別倫
《清代來華傳教士馬若瑟研究》作者馬若瑟是清代法國來華的著名耶穌會士。馬若瑟一生著述豐厚,法國漢學家雷慕沙說他是來華的傳教士中“中國文學造詣最深者”!肚宕鷣砣A傳教士馬若瑟研究》是丹麥漢學家龍伯格先生所著,是目前西方學術界關于馬若瑟研究最有影響的一部作品。作者依據(jù)大量的原始文獻給我們提供了有關馬若的豐富材料,使得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