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維特根斯坦哲學解釋史研究(15XZX011)的最終成果,在說明近百年維特根斯坦哲學解釋的歷史處境和研究狀況的基礎上,依據(jù)主題的實質差異、解釋群體的變化、典型事件的產(chǎn)生、解釋路徑的變換、標志性成果的出現(xiàn)等標準,將百年維特根斯坦哲學解釋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19221950)是《邏輯哲學論》的
《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康德哲學通識講義》是首爾大學名師講壇系列作品之一,為首爾大學哲學系哲學入門精品課程的康德哲學講義,同時也是適合大眾閱讀的人文素養(yǎng)普及讀物。本書主要通過康德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所實現(xiàn)的西方哲學史的顛覆性變革(作者稱之為哥白尼革命),來回顧康德哲學的根基與核心概
有關施米特的學說及其對20世紀政治思想的意義,國際上向來爭論不止。邁爾教授的施米特研究把這場爭論徹底引向了新的方向:施米特政治思想的核心乃是政治神學,其政治理論思考,最終扎根于一位神秘且超自然存在者的啟示之中。這一激進但半藏半露的根基,始終都在施米特那些復雜難懂的作品底下,藏在那些刻意的欺騙和無意的模糊處理之中。本書主
本書圍繞古希臘羅馬傳世典籍的解讀和研究,從五個方面概覽古典學術的整體面貌,旨在經(jīng)由古典學術通達古希臘羅馬傳世典籍所承載的古典精神。 第一章介紹四所歐美高校從本科入學到博士畢業(yè)的古典學專業(yè)培養(yǎng)模式;第二章梳理初習者需要通盤了解的傳世典籍并給出必讀書目;第三章指導初習者使用?北尽⑤嬝炯霸u注本,逐步深入對傳世典籍的文本細
《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是孔多塞一生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部著作。本書將人類歷史分為十個時代,彰顯了18世紀啟蒙運動的歷史觀,即歷史是人類理性覺醒的產(chǎn)物,是人類理性不斷解放的過程,歷史進步的階段基本上就相應于人類理性發(fā)展的階段,而在這一過程中人的自由的增長本身也是自然的,因此人們有理由對于未來寄予無窮的信心和希望。本書被
霍耐特的承認理論直面當今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現(xiàn)狀,以主體間的相互“承認”為思想線索,來洞察人類未來的前途與命運。他秉持一種積極的、樂觀的、自信的態(tài)度,和對西方文化的深層認同,以及對現(xiàn)代社會的極大熱情,展開以資本主義社會為藍本的批判性分析。作為法蘭克福學派第三代的杰出代表和思想引領者,霍耐特借助其“承認理論”進入學術輿論的核心
從近25年國際技術哲學的演進歷程看,荷蘭已然成為技術哲學的研究重鎮(zhèn)。技術哲學經(jīng)驗轉向的引入、概念化及模式化,使荷蘭學派的技術哲學受到了普遍關注。技術人工物兩重性問題的提出及其體系建構,使荷蘭學派的技術哲學得到了國際技術哲學界的聚焦!敖Y構-功能”“結構-意向性”“技術-倫理”“價值-設計”“技術-社會”等研究策略在技術
《洛克的政治思想》是“劍橋學派三劍客”之一的鄧恩的成名作,也是奠定作者本人以及劍橋學派學術地位的經(jīng)典之作。 全書對洛克的思想進行了幾近“考古式的發(fā)掘”,作者強調洛克所處時代與我們今天的時代存在種種差異,并嘗試通過分析其政治思想背后的宗教觀念論證這一點。 正是洛克的加爾文宗出身與其神學語言使得其思想在今人看來似乎存在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哲學家、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創(chuàng)作的散文詩體哲學著作。全書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篇至關重要的序言和2篇演講,演講地點主要集中在一個叫”斑牛鎮(zhèn)”的城鎮(zhèn)里。第二部分同樣由22篇演講構成,演講地點主要在幸福島及其周圍。第三部分的16篇演講是在查拉圖斯特拉渡海返回他的山洞的途中所作。第四部分
本書是影印書!鹅橙R布》是柏拉圖晚期的一篇重要對話,本篇對話中的主要人物是蘇格拉底和一位年輕人普羅塔庫,他和一些朋友一道來看蘇格拉底。這些朋友中有一位名叫斐萊布。對話展開后,斐萊布退出了論證,由普羅塔庫接手。然而,嚴格地說來,他們并沒有進行什么爭論,蘇格拉底一直在滔滔不絕地講話,而普羅塔庫只是表示同意或提問。他們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