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山東章丘HY黃土剖面礫石層上下部黃土沉積進行了沉積學特征研究,對其搬運動力及其沉積環(huán)境進行判別,對礫石層礫徑、礫向、礫態(tài)及礫性等沉積特征分析,結合光釋光測年,討論了HY黃土剖面堆積過程的古環(huán)境演變。通過粒度分析對章丘HY剖面沉積物進行成因判別,樣品粒度頻率分布曲線呈雙峰分布,粒度組成以粉砂為主,具有典型風成黃土的
海洋增匯是實現(xiàn)我國“雙碳”戰(zhàn)略目標的重要潛在途徑。從全球來看,大陸邊緣以僅占~10%的全球海底面積,埋藏了全球將近90%的陸源有機碳。近海陸源有機碳埋藏將有機碳帶入千年到百萬年的地質時間尺度穩(wěn)定埋藏,對全球氣候具有重要調控作用;谖覈30年來多個海洋調查專項項目及相關項目和收集的17596站沉積物粒度、6000站有
本書以巖溶地區(qū)第四次 石漠化調查成果為基礎,結 合往期調查成果完成本圖集 的編制,通過豐富的圖表、 數(shù)據(jù),力求客觀、全面地反 映我國石漠化的現(xiàn)狀和動態(tài) 變化情況,旨在以直觀、形 象的方式展示我國石漠化的 分布特點。該圖集直觀地展 示了我國石漠化土地的基本 狀況以及相關信息,清晰地 勾勒出我國巖溶地
本書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我國北方沙化土地空間分布 狀況,沙塵策源地及經過路 徑分析。八大沙漠和四大沙 地土壤組成成分、非礦物成 分含量。沙塵策源地及經過 路徑區(qū)域非沙化土地上的降 塵及其可能的來源分析。項 目研究成果對開展影響我國 華北地區(qū)的沙塵天氣傳輸路 徑判識分類、構建沙塵路徑 模式在線溯源系統(tǒng)
本書基于云南省大量的滑坡勘察實例,對廣泛分布的古生代、中生代沉積砂、泥巖,火成巖中花崗巖和玄武巖,以及板巖、片巖、片麻巖三類變質巖分類探究其風化分帶特征、物理力學性質、滑坡滑帶形成位置與主要影響因素,力求揭示各類巖體風化層滑坡的形成規(guī)律和控制條件,為滑坡認識與勘察提供實踐借鑒。本書詳細解析了地下水對滑坡形成的作用,并通
本書《靈山島早白堊世地質特征及構造演化》以靈山島地區(qū)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構造解析的研究思路,在詳細的野外地質調查的基礎上,以同位素年代學、礦物學、巖石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為主要手段,結合系統(tǒng)的室內分析,并與靈山島鄰區(qū)近乎同時代的花崗巖進行對比性研究,從而提出了靈山島及鄰區(qū)新的構造演化模式,為進一步了解華北克拉通破壞研究提
本書以探索水旱災害智慧防御技術的基本原理、建設和應用為主線,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理論分析、國際、國內水旱災害防御技術的研究及其大量的實際案例的剖析,為建立健全旱災害智慧防御技術的理論體系、明確水旱災害智慧防御技術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建設框架和應用思路提供全方位的支撐。水旱災害智慧防御技術的在處置中小洪水、較大洪水和超標準洪水防洪調
故宮日歷·2025年·童真版 故宮珍寶遇上尋色萌蛇, 一場傳統(tǒng)色彩與絢麗文物的童真邂逅。 一次為心懷童真、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讀者準備的夢幻之旅。 這不僅是一本日歷,更是一扇通往千年智慧與美麗色彩的神奇之門。 202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為回應讀者對高質量中國傳統(tǒng)色彩內容的期盼, 故宮出版社與四川人
《國博日歷:2025年二〇二五·農歷乙巳年》以時間為線索,精選365件館藏精品文物,按照年代順序梳理編排,每一件文物都經過專家團隊的精心挑選和詳細解讀,盡顯中華文明的文化瑰寶。通過這樣的方式,讀者可以經文物走進當時的社會生活,在一年中的每一天,都與一件珍貴的文物相遇,感受歷史的脈動!秶┤諝v》將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
這是一本2025年(蛇年)日歷。老樹畫畫每兩年出版一本日歷,2025年日歷配以老樹畫畫新創(chuàng)作的388幅繪畫作品和詩文,內容融入生活,有濃郁的煙火氣息。 看到老樹的小畫,讀起老樹的詩文,總會有種如沐春風、直抵人心的感覺。老樹曾說,現(xiàn)代人都焦慮,都有無處釋放的壓力。于是,他用詩畫描繪了一種簡單輕松的生活,閑云野鶴,人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