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數(shù)篇好看動人的故事,每篇故事均圍繞“命定之選”的主題展開。“命定之選”是天生就有優(yōu)勢的人,他或許天生好運,或許天賦異稟,但其人生也非一帆風順。而與之相對的普通人也不一定注定平庸。作者用輕松詼諧的文筆、立體的人設、豐富的想象力講述了不同性格的“命定之選”與其他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普通人的糾葛故事,在跌宕起伏的劇
巴珠·晉美卻吉旺波是19世紀的著名學者,一生論著作品極為豐富,詩歌獨樹一幟、頗具特色。其精深的文化和文學造詣為其后歷代學者所稱道。該文集共8卷,他的作品內(nèi)容涉及哲學、邏輯學、天文歷算、文學等學科,是一部藏族十明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作品內(nèi)容豐富多樣,文字精美精煉,條理清晰,論據(jù)充分。
書稿為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主辦的CSSCI來源集刊《原道》第47輯。本輯包括四個欄目:一、“孔子研究”欄目討論了孔子反對鑄刑鼎的思想、慎獨思想和孔子形象的建構問題。二、“經(jīng)學與哲學研究”欄目討論了帛書《易傳·繆和》的思想、《禮記·王制》的“封建”思想、廖平的“大統(tǒng)”思想,以及我國早期的“知人”觀、戴震“聞
本書是著名學者甘陽的文集,收錄了甘陽教授1984-2019年以來的文章。全書分為三編:傳統(tǒng)中國、超越西方文化以及返回“文明-國家”。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對西方哲學的評述、西方社會學著作的評論以及通識教育三個部分。作者認為,21世紀的中國能開創(chuàng)多大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中國人是否自覺地把“現(xiàn)代國家”置于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
本書以華中科技大學“喻竹計劃”項目六年來的卓越育人成果為基礎,全面總結和展示了華科大“喻竹計劃”在新時代大學生論治國理政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就,以及華科大依托“喻竹計劃”實踐項目育人的經(jīng)驗總結。圍繞著研究生參與社會實踐這一主題,全方位深入研討并回答了新時代青年人才高質量發(fā)展的新路徑。全書內(nèi)容分為“喻竹計劃”系列調(diào)查報告和
本書收錄了作者的格律詩詞、白話詩、文化學術等百余篇作品,其內(nèi)涵豐富,涉及中外哲學、歷史、經(jīng)濟、政治、科學、教育等,繼承和創(chuàng)新了傳統(tǒng)文化。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梵文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國棟作品集。"學海泛舟"一節(jié)收錄作者獨著學術論文6篇,"書山有路"收錄學術雜文4篇,"西域紀行"收錄游記2篇,"香象渡河"收錄評論4篇,"尺素寸心"收錄書信3封,"他山之石"收錄譯文4篇。共計23篇。此外,附錄一"光影婆娑﹣﹣鄭國棟攝影作品擷英"收
本輯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理論資源研究、文藝學研究、古代文學文獻學研究、現(xiàn)代文學研究魯迅研究專題、漢語方言研究、語言學研究、對外漢語研究、民間文學研究、文化傳承研究、海外漢學研究等欄目,分別刊發(fā)系列研究論文,采用主持人負責制,展示各個學科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相關成果。就本書稿來說,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理論資
高一涵(18851968),安徽六安人,先后任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大學教授,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大量作品,被譽為我國著名啟蒙思想家。鑒于其著作出版不多,六安市政府主持編輯出版《高一涵文集》(7卷本)。這套七卷本文集主要收錄了高一涵政治思想方面的專著、論文、報刊短論、書信、雜感、隨筆、詩集、翻譯文稿及其年譜等,內(nèi)容豐富,
“天一講堂”一書是創(chuàng)建于2006年,以“搭交流平臺,激智慧火花,播人文精神,揚寧波文化”為宗旨,堅持周周有講座,月月有名家,秉承講座的學術性、時事性、趣味性,目前已舉辦各類講座近1000場。2023年,“天一講堂”沿襲上一年的創(chuàng)新形式,提升服務,特別是開啟“云講堂”,以期與線下講座相輔相成。本書收錄本年度名家講座,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