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典范之作,《實踐論》與《矛盾論》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優(yōu)秀成果的融會貫通,開創(chuàng)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新境界,為認識和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提供了科學的、先進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自《實踐論》《矛盾論》出版以來
馬克思辯證批判正義觀以唯物史觀為依據(jù),基于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把人類解放的正義理想轉變?yōu)橐环N現(xiàn)實運動。在階級社會,從屬于意識形態(tài)法權范疇的正義,內在地指向支配私有財產的統(tǒng)治階級,最多只能在不徹底的政治革命中追求形式正義,實現(xiàn)人的政治解放;而共產主義,作為人類文明的真正開端,標志著人類社會由揚棄私有財產為中介的外在否定階
艾倫·伍德所著的《卡爾·馬克思》是馬克思哲學思想研究領域最具世界影響的著作之一,從哲學的立場解釋馬克思的思想觀點,并且針對通常的誤解和批評為馬克思辯護。其內容幾乎涵蓋馬克思著作中所有重要的哲學論題:異化的概念、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的階級理論、道德的本質及其社會功能、哲學唯物主義和馬克思的無神論、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的運
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中,公平正義思想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馬克思主義公平正義思想自身是一個整體,這一整體性特征體現(xiàn)在多個維度和層面:既體現(xiàn)在其形成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縱向歷程中,又體現(xiàn)在其理論內容的橫向統(tǒng)一中;既體現(xiàn)在其科學性與價值性的統(tǒng)一中,又體現(xiàn)在其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中;既體現(xiàn)在
本書從共產主義價值觀的視角對馬克思的早期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闡釋,回答了馬克思是如何走向共產主義價值觀的這一問題。本書從分析出生地、家庭和學校對馬克思價值觀的影響開始,到從共產主義價值觀點視角闡釋《共產黨宣言》結束,把這一過程看成馬克思共產主義價值觀的形成過程。本書分析了馬克思共產主義價值觀的本質特征,解決了圍繞馬克思早
列寧是第一位把“共產主義”和“道德”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共產主義道德及共產主義道德教育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共產主義道德教育思想的開創(chuàng)者和實踐者。本書沿著理論邏輯—歷史邏輯—現(xiàn)實邏輯的分析思路,分六章三個部分,從列寧共產主義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論來源和現(xiàn)實依據(jù)出發(fā),通過對列寧相關文獻的整理分析,系統(tǒng)梳理了列寧共產主
本書著眼于《資本論》中資本主義社會的最重要的概念,來思考勞動者應該做些什么才能在世間更好地生存下去。從馬克思主義出發(fā),推論出只有社會主義與共同富裕才是人類走向未來的正確之路。本書并非單純解說馬克思的《資本論》,而是從《資本論》的內容聯(lián)系到現(xiàn)代社會,以商品、隸屬、剩余價值、原始積累、階級斗爭、共同富裕等為切入點,思考階級
本書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023年版)》的主要內容和邏輯結構為藍本,以激活課堂教學、提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的針對性、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為理念而編寫的學生學習輔助用書,也可作為教師教學參考用書。全書設置了“學習提要”“基本原理與案例”“拓展連接”等模塊,以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社會與思維的科學理論。與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比較,是解讀馬克思主義時代語境與促進我國發(fā)展道路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書主要從辯證法思想的歷史淵源、恩格斯與盧卡奇辯證法思想的生成邏輯、恩格斯與盧卡奇辯證法思想在本體論上的差別、恩格斯與盧卡奇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貢獻與當代
本書按照最新教學大綱要求,緊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023年版)教材,并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二十大精神,突出學習重點,闡述疑點難點,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內容上,既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理探究,又有相關的案例分析;既有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的梳理剖析,又有相應的習題和考研真題以便復習鞏固;既有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