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心編寫了50款精美的創(chuàng)意手工游戲,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趣味手工制作,有34個小制作;第二部分是神奇電子小制作,有16個小制作。這些制作所需材料簡單,做起來比較容易實現又有趣。 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制作各種充滿童趣的作品,在簡單的剪、折、粘、貼過程中有效地激勵孩子動手操作,既訓練了他們的觀察力
本書介紹了石膏幾何體、結構素描、靜物、石膏像、肖像和速寫等板塊,針對不同階段和對象講解作畫細節(jié)問題,由淺入深,繪畫步驟清晰易學,并附臨摹范畫,猶如老師在現場手把手教您作畫。 書中穿插了長期、速寫、默寫、創(chuàng)意素描以及明暗素描、結構素描、設計素描、構成素描、線性素描等不同類型的素描,融入全國各大美術院校和知名考前班的多種
本書以生肖狗為主題,精心制作了60幅狗狗剪紙圖樣,題材新穎,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每一幅作品都能夠剪下來保存或者裝裱,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和紀念意義。 本書既可作為剪紙培訓用書,也可作為幼兒園、中小學、美術院校學生工藝美術課的學習用書。
本書分為初步建成舞蹈表演理論與舞蹈表演實踐兩部分,著力研究探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古典舞表演藝術的表演理論與實踐美學特征和規(guī)律,通過橫向比較,縱向交錯,平行互動,借此推動中國古典舞表演體系的成功構建。本書通過把握舞臺表演藝術這一大系統(tǒng)的美學基礎上,與其他子系統(tǒng)進行比較,繼而歸納、總結、提煉出舞蹈表演的特性,進行元素化的細
本書是對2016年度中國內地藝術學門類各學科發(fā)展狀況的一次年度掃描。書中概要介紹了藝術學門類下屬全部五個一級學科在2016年度的發(fā)展概況,即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和設計學,主要圍繞學科動態(tài)、問題聚焦和專題研究三方面展開:學科動態(tài)部分對各學科年度發(fā)展概況做了全景式掃描;問題聚焦部分就各學科引發(fā)關注
本書首先從考古學以及一些文藝史料追溯古箏的起源與流變,并從文化角度闡述古箏音樂與歷代詩詞歌賦之間的聯(lián)系,對古箏音樂在靠前外的傳播進行了總結。然后介紹了傳統(tǒng)古箏技法與新時期古箏技法。接下來論述了陜西、河南、山東、浙江、潮州、客家箏派的淵源,藝術風格,代表人物以及代表性曲目。很后不僅論述了現代箏樂在創(chuàng)作、教育、制造、交流領
王羲之行書的摹拓本,除《蘭亭序》是草稿外,其余多是親朋好友間省疾問安的尋常尺牘,信筆揮灑,因勢變形,妙合自然。對于尺牘章法的特色,除了單字結構的點畫之外,其單字所連綴而成的行氣,亦是章法中的構成基礎;字與字間上下左右的相互關系、隨字勢及心理情緒而發(fā)生的變化,形成無窮而微妙的節(jié)奏運動。為了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形式探究,而試
《蘭亭序》又稱《蘭亭集序》《臨河序》等,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同名士謝安、孫綽等40余人在會稽蘭渚山下的蘭亭修褉(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期間眾人飲酒賦詩,并請王羲之為詩集作序,王羲之即興書成此文。全文共28行、324字,既描寫了當日曲水流觴的盛況,同時也抒發(fā)了者對于生死的人生感慨。因書文俱佳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塔感應碑》,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四月廿日建,岑勛撰文,徐浩題額,史華刻字,現藏于西安碑林,是顏真卿44歲時所書,也是顏真卿傳世*早之碑!抖鄬毸伏c畫豐腴,用筆勁健,結字茂密,體勢端莊。其中的點運用靈活,引帶顧盼;各筆畫間時有露鋒映帶,連貫照應,正斜相生;一些主豎故意偏離中線
《西狹頌》摩崖石刻位于甘肅省成縣縣城西13公里處的天井山魚竅峽中,碑文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又稱《惠安西表》,民間俗稱《李翕頌》、《黃龍碑》。頌文主要記載了東漢武都郡太守李翕率眾開天井道的歷史政跡?v3.06米,橫3.75米,由額、圖、頌、題名四部分組成。上為篆額"惠安西表"四字,額右下方為《五瑞圖》,
《曹全碑》屬典雅秀麗一路,格調清新雅致,在漢碑中別具一格,法度謹嚴又能生動活潑,精美道逸,秀而不俗,巧不傷雅;雅中含樸,秀中寓道,無媚俗浮華之氣!恫苋返墓P畫簡潔明快,一筆不茍,精到嫻熟,凝練中見生動,靈動多姿。以圓筆居多,圓潤流暢不失勁挺,粗細變化中富于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主筆舒展大方,輔筆精巧生動。結構嚴謹,字的核
《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顏真卿書,時年五十,自署書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三日。麻紙本,行草書,文稿一篇,凡25行,計334字,縱28.16厘米橫72.32厘米,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唐玄宗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顏真卿被楊國忠排擠,出為平原(今山東德州)太守。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祿山、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東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立,碑原在山東東平州學明倫堂前,現存泰安岱廟。 《張遷碑》個性風格突出,屬渾厚拙樸一類。道勁雄強,厚重樸拙,氣勢開張,骨力洞達,樸實無華,高古脫俗。《張遷碑》的刻工并不精細,對書丹有明顯的改造痕跡,一些筆畫鑿刻得不到位,甚至有漏刻的現象。由于工匠
《乙瑛碑》,全稱《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又名《孔廟置守廟百石孔龢碑》,東漢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53年)刻,原石現存于山東曲阜孔廟。與《禮器碑》《史晨》并稱孔廟三碑,歷為書家所重。此碑記司徒吳雄、司空趙戒以前魯相乙瑛之言,乙瑛上書請于孔廟置百石卒史一人,執(zhí)掌禮器廟祀之事。此碑結體方整,骨肉停勻,法度嚴謹,用筆方圓
《九成宮醴泉銘》,于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立。碑位于陜西麟游縣新城南九成宮遺址。傳世拓本很多,以明駙馬李琪所藏北宋拓本為*。其字*見神采,謹嚴中率意靈動,規(guī)矩中別具一格,如深山道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筆畫粗細變化中飽含精妙的筆法,布勢極盡參差,更顯示了化險為夷的藝術匠心!毒懦蓪m醴泉銘》可以說是初唐時期楷書作品
本著作從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動作的訓練與把握,以及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創(chuàng)編角度出發(fā)來進行探討研究。全書共分三個部分,靠前部分為緒論,先界定中國民族民間舞,然后對中國民族民間舞所涵蓋的內容進行分析。第二部分對漢族和少數民族民間舞蹈訓練的主體內容進行分析。第三部分為舞蹈編導藝術規(guī)律的揭示。本書具有價值性、指導性與形象性等特點,結
本書通過探究民族民間音樂對于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傳承,追溯其出現的根源與背景;通過梳理分析流傳下來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達到弘揚和發(fā)展中國民族文化的目的。本書首先探討了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歷史源流、歷史軌跡,接著對于中國民歌、民間歌舞、說唱藝術、戲曲藝術、器樂藝術的歷史、體裁、作品等內容進行詳細分析。本書結構合理,條理清晰
私房人像攝影一直是藝術攝影領域非常有魅力的種類之一,攝影師作品中私房寫真里蘊含的情感是否能夠直擊人心,也往往是攝影師們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作者從拍攝器材的選擇,如何選擇服裝,如何選擇光線和構圖,如何確定環(huán)境,如何為私房寫真注入情感,如何自拍寫真,如何利用后期達到想要的特殊效果等方面,介紹拍攝人像寫真和私房寫真的技巧
書帶來了作者一年多的手機攝影心得和故事展現在廣大讀者面前,我給它的定義是一本嚴肅的手機風光攝影指南。本書講述了風光攝影師阿劉近一年來使用手機攝影的心得和故事,書中阿劉將教授讀者如何使用手機進行攝影創(chuàng)作。本書共分七章,從手機攝影的理念說起,拓展到了挑選相關器材的注意事項,接下來的五個主題把自然萬物的各種拍攝題材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