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推薦
更多
新書推薦
更多
點擊返回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圖法 全部 分類索引
  • 中國古代文體學史:第四卷·明清文體學史
    • 中國古代文體學史:第四卷·明清文體學史
    • 何詩海 著/2024-10-1/ 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148
    • 明清是傳統(tǒng)學術與文學集大成的時代,歷史上產生的一切重要文體形式,幾乎都在這個時期出現(xiàn)過復興和繁榮局面。這種文備眾體的創(chuàng)作實績,為文體學研究提供了豐富、具體的實踐基礎,使這個時期文體學的學術視野、研究深度和學術創(chuàng)獲不斷超越前人。作為中國古代古體學發(fā)展的結穴階段,明清學人在文體形態(tài)、文體分類、文體批評及文體學史研究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集大成與新開拓并舉的特色。本卷以專題研究的形式,探討明清文體學發(fā)展中的若干重大問題:明代辨體批評的特色和成就、明清總集編纂與文體學發(fā)展、明清文體批評體式的創(chuàng)新、明清文體學重

    • ISBN:9787301354759
  • 從納吐夫人到納米技術:生物技術發(fā)展史
    • 從納吐夫人到納米技術:生物技術發(fā)展史
    • 馬丁娜·紐厄爾-麥格勞林(Martina Newell-McGloughlin),愛德華·布賴恩·雷(Edward Brian Re) 著, 陶文娜 譯, 謝華平 審校/2024-10-1/ 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98
    • 這本書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追溯了生物技術的演變歷程,從我們第一個定居的祖先所做的史前生物操縱到對越來越多地與其他高科技,如信息技術和納米技術相結合的技術未來方向的猜測。發(fā)展軌跡由歷史上的各種事件所證明,這些事件相互交叉或在彼此的基礎上建立,導致技術的向前發(fā)展。顯然,在如此廣闊的背景下,為了推進敘事,會涉及許多選擇,而這些被選擇的主題不是反復無常的,它們受到作者觀點的影響。此外,本書作者還做了一些嘗試,在經(jīng)過驗證的資源存在的情況下,提出自己的觀點,即個人性格和其特定背景經(jīng)驗如何影響他們推動科學或科學推

    • ISBN:9787301357118
  • 大腦節(jié)律
    • 大腦節(jié)律
    • 哲爾吉·布扎基(Gyorgy Buzsáki) 著, 苗成林,趙嘉琳 譯/2024-10-1/ 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98
    • 本書是介紹大腦節(jié)律方面比較好的一本綜述書,全書行文流暢,并輔以大量的腳注和趣味案例,主要介紹從振蕩的物理過程到神經(jīng)元組裝組織再到復雜的認知處理和記憶存儲。本書作者布扎基博士是前1%被引用最多的神經(jīng)科學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極富創(chuàng)造性,因此全書除敘述整個領域的研究內容及現(xiàn)狀外,作者本人也提出了自己對于大腦節(jié)律問題的思考。對于在這個令人興奮的領域中一直處于研究前沿的單個作者而言,這本書提供了連貫的觀點;對于對大腦迅速發(fā)展的相關理論感興趣的任何人而言,這本書是不可多得的科普讀物。

    • ISBN:9787301357095
  • 現(xiàn)當代中國的城市與鄉(xiāng)村:對城鄉(xiāng)關系的新探索
    • 現(xiàn)當代中國的城市與鄉(xiāng)村:對城鄉(xiāng)關系的新探索
    • 王元周 著/2024-10-1/ 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98
    • 本書是從城鄉(xiāng)關系的角度來理解現(xiàn)當代中國歷史發(fā)展內在邏輯的探索性著作,F(xiàn)當代中國的城鄉(xiāng)關系,曾經(jīng)歷了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由形成、發(fā)展、固化,再到逐漸松解的過程,因此城鄉(xiāng)關系也就成為理解現(xiàn)當代中國歷史的一把重要鑰匙。本書從具體的個案出發(fā),就認識與理想、物資與流通、制度與身份、文藝與禮儀等幾個方面,探討了城鄉(xiāng)關系演變背后思想認識、目標追求與現(xiàn)實條件之間的復雜的互動關系,以及城鄉(xiāng)關系對整個現(xiàn)當代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影響。

    • ISBN:9787301356937
  • 中國古代文體學史:第一卷·先秦兩漢文體學史
    • 中國古代文體學史:第一卷·先秦兩漢文體學史
    • 吳承學、李冠蘭 著/2024-10-1/ 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158
    • 先秦兩漢是中國文體學發(fā)展的濫觴期,孕育著中國文體學的基因,對后世文體理論、文體批評的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對這一時期文體學史的深入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本卷通過梳理先秦兩漢文體學發(fā)生、發(fā)展的內部動因、形態(tài)特征及演變規(guī)律,并深入發(fā)掘這些因素與相關的外部背景的互動關系,如禮樂文化、政治制度、經(jīng)史目錄之學等,對先秦兩漢文體學的發(fā)展歷程進行立體而全面的勾勒。本卷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在繼承古典文體學研究范式基礎上,“考之以制度,證之以實物”,對早期文體觀念的研究不局限于傳世文獻,還十分重視收集與運用出土文獻

    • ISBN:9787301354742
  • 抗戰(zhàn)勝利后北平地區(qū)學生運動行為研究(1945-1949)
    • 抗戰(zhàn)勝利后北平地區(qū)學生運動行為研究(1945-1949)
    • 劉一皋 著/2024-10-1/ 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128
    • 學生運動乃是中國近代史之重要特征,也是中國革命歷程中的重要內容,同時對歷史發(fā)展的慣性沖擊力相對較強。本書首次嘗試以學生集體行為的視角研究學生運動,強調以學生為研究對象,突出對具體的、實在的行動進行分析。本書討論了學生運動存在的多種面向,諸如運動主題、對象、口號、要求的變換,理性與非理性現(xiàn)象,暴力的使用及特點,參與者意愿的復雜性,以及運動中的“搭便車”情況等,展現(xiàn)了學生作為中國近代最活躍的群體之一,即使是學生運動發(fā)育的成熟階段,也仍然具有較強的不穩(wěn)定性。

    • ISBN:9787301354452
  •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 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
    • 孫那 著/2024-10-1/ 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66
    • 本書系統(tǒng)闡釋了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在我國首次確立該制度至今運行的司法現(xiàn)狀,深入剖析了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具體場景提出了完善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shù)倪m用條件,為在我國“三審合一”背景下審理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案件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參考,是知識產權領域內關于懲罰性賠償制度的一本高質量的研究專著。實踐價值層面,本書運用實證分析方法系統(tǒng)梳理了近五年全國范圍內適用懲罰性賠償?shù)闹R產權案件,對提起懲罰性賠償?shù)闹R產權總案件數(shù)及準予適用的案件數(shù)作對比,整理出適用懲罰性賠償?shù)闹R產權案件判賠數(shù)額及判賠率,重

    • ISBN:9787301357446
  • 數(shù)智時代的知識管理
    • 數(shù)智時代的知識管理
    • 陳勁,野中郁次郎 主編, 趙之奇,于海明 譯/2024-10-1/ 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98
    • 研究知識管理的學者一直被分成兩個學派:一是以歐美學者為主的基于數(shù)據(jù)、信息分析的知識管理體系,基本將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等同。二是以日本學者為主的基于主客體互動的隱性-顯性螺旋循環(huán)的知識觀體系,將知識管理和智慧擁有相結合。兩個學派各有優(yōu)勢,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基于此,兩位主編在野中先生的知識管理框架下,探究了數(shù)字科技對提升知識管理效率的促進機制,并在哲學高度,特別是中國哲學和日本哲學等東方哲學的視野下探索了知識與實踐智慧的關系,對知識管理體系進行了重構。

    • ISBN:9787301357217
  • 人類發(fā)展中的化學
    • 人類發(fā)展中的化學
    • 張興晶 編著/2024-10-1/ 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32
    • 化學對人類進步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化學是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變化和應用的科學。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沒有化學創(chuàng)造的物質文明,就沒有人類的現(xiàn)代生活!本突瘜W對人類的影響來說,化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本書共分6章,分別敘述什么是化學,衣食住行中的化學,色彩中的化學,生命運行中的化學,常用能源中的化學,生活環(huán)境中的化學等?v覽全書,讀者將會對身邊發(fā)生的化學現(xiàn)象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并對化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本書適合作為高等學校非化學專業(yè)開設的化學知識普及教

    • ISBN:9787301357026
  • 儀禮正義:全六冊
    • 儀禮正義:全六冊
    • 胡培翚 撰, 張文,徐到穩(wěn),殷嬰寧 校點,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編/2024-10-1/ 北京大學出版社/定價:¥550
    • 《儀禮》為漢五經(jīng)之一,是禮之本經(jīng)。因其節(jié)次繁密,文辭古奧,以昌黎之博,猶苦其難讀,故傳授者絕少。自漢以來,惟有鄭注行于世。北齊之黃慶、隋朝之李孟悊皆宗鄭注,而有義疏之作。賈公彥本此二家,增以己意,撰成《儀禮疏》五十卷。至宋王安石廢黜《儀禮》,不立于學官,學者遂罕誦習。有清一代,張爾岐開其先,廟堂倡于上,《儀禮》學漸成顯學。胡培翬生當禮學昌明之時代,家學淵源,后又得禮學名家凌廷堪悉心指授,故參稽諸家之說,覃精研思,積四十余年,撰成《儀禮正義》。其體例謹嚴,搜采廣博,折衷取舍,薈萃眾說,允為清代《儀

    • ISBN:978730135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