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著眼于詞學研究的三個重要角度,即文獻研究、史論研究和審美研究,此外也重視詞學批評方法的探索,并且嘗試用批評方法作為橋梁和紐帶,把文獻、史論與審美聯(lián)結起來,形成一條層次分明、方向清晰、比較完整的詞學研究路徑。這一研究路徑的特點,非常重視文獻在詞學研究中的基礎作用,但又沒有使研究的視野局限于發(fā)現(xiàn)和整理文獻,而是強調充分
本書緣于吳向京老師在北大關于“俠義文化的演變”的講座,它跳出了文學的視野,用更廣闊的歷史視野去探求俠義文化的演變及其意義。分為啟篇、上篇和下篇三大部分。上篇講俠義之理,下篇講俠義之史。上篇試圖從哲學、社會治理等角度探討俠的產生以及其存在必要性,從“義”的精神本質挖掘俠的起源和精神特質,并從中國禮制發(fā)展和法制史,探討俠在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唐詩和宋詞被稱為“雙絕”。孩子從小誦讀唐詩、宋詞,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質、陶冶情操。為此我們精心選編了本書,并針對少兒的閱讀習慣,配有精美插圖、注釋、譯文、賞析和知識拓展等版塊,有助于少年小朋友加深對詩詞的理解,并有益于培養(yǎng)孩子對文學藝術的濃厚興趣。
《紅樓夢》真是一部偉大的經典,不僅僅有“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智慧,還有歷久彌新、令人神往的“雅文化”。歐麗娟講《紅樓夢》,“用學問一提”,讓《紅樓夢》的視野“作高一層”,讓大家看到傳統(tǒng)中歷久彌新、令人神往的“雅文化”,以及精神層面的涵養(yǎng)和優(yōu)雅。 風靡華語世界的“紅樓夢”名師歐麗娟全新作品《紅樓十五釵》,十
《中唐吳中詩派研究》選取中唐時期的吳中詩派作為研究對象,吸取學界既有的研究成果,對它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報告主體部分包括五章;第一章,中唐吳中詩派人員構成的界定。主要為其正名,界定其主要成員范圍:皎然、顧況、顏真卿、陸羽、張志和、秦系、朱放、李冶、靈澈,對其生平一一進行勾勒。第二章,中唐吳中詩派的構成基因分析。從地域
《千家詩》是宋代謝枋得編選帶有啟蒙性質的詩歌選本,因為它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易學好懂,題材多樣,對少年兒童學習、背誦唐宋詩歌,了解唐宋詩歌的藝術特色,提高傳統(tǒng)文化的修養(yǎng)有很大幫助,所以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影響也非常深遠。書中以二維碼的形式加入適合少兒觀看的、與書中內容相配套的講解視頻,使廣大少年兒童可以
本書內容包括15篇古詩詞及作者對15篇詩詞的解讀:這15篇古詩詞為蒹葭、關雎、短歌行、歸園田居·其一、木蘭詩、行路難·其一、將進酒、黃鶴樓、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錦瑟、江城子·密州出獵、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揚州慢等。作者對每一篇詩詞的解讀包含背景介紹、文本解析和竇神解讀三部分
本書通過國風水彩作品,將近百首古詩詞的場景再現(xiàn),展示了作者強大的水彩畫創(chuàng)作能力,旨在激發(fā)讀者尋回古詩詞的記憶.讀者可通過水彩畫的欣賞和訓練,提高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和鑒賞能力。書中畫面精美卓越,令人贊嘆;教程部分清晰明確,步驟細致,讀者可輕松跟畫,并且成就一幅幅完成度很高的水彩佳作。 本書適合對國風水彩感興趣的讀者閱讀,也適合
本書主要探討文體間的交互關系。明代既是詞體文學的低谷期,又是戲曲的輝煌時代,二者同為音樂文學,長期交融共生。大量詞作寄生于戲曲中,并承擔“開場”等特定的結構功能或情節(jié)功能,這類詞作具有相當可觀的文學價值和詞史意義。
本書研究20世紀80年代以來現(xiàn)代漢語詩歌“一觀兩翼”的語言問題,主要探討當代詩歌語言觀,以及詩歌語義、結構層面的四個問題和文體、功能層面的四個問題,**限度破除對詩歌語言的認識誤區(qū),探索當代詩學研究的新思路,致力于跨學科交叉研究,深度推進語言學、符號學、哲學等領域的語言理論和方法在詩學研究中的應用,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新的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