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原理:恐怖主義、反恐與國家安全戰(zhàn)略(第4版)
定 價:6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4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美] 布麗奇特·L·娜克絲 著
- 出版時間:2016/8/1
- ISBN:9787515512747
- 出 版 社:金城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D815.5
- 頁碼:
- 紙張:輕型紙
- 版次:4
- 開本:16開
自2001年“9·11”事件以來,恐怖主義呈現出組織結構國際化、打擊目標擴大化、襲擊方式與手段多樣化等特點,成為威脅全人類安全的主要敵對力量?植乐髁x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大威脅和挑戰(zhàn)。
《反恐原理》聚焦后“9·11”時代的恐怖主義現象,研究美國本土和國際上的恐怖主義以及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介紹了恐怖主義的發(fā)展歷史與主要類型。包括過去和現在美國本土的恐怖主義、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國際恐怖主義,以及當前帶來災難性威脅的宗教恐怖主義、網絡恐怖主義、女性恐怖主義、兒童恐怖主義等新型恐怖主義。
二是探討了恐怖主義、恐怖分子形成的原因及影響。包括恐怖分子產生的外部條件和個人特質,恐怖組織的主要訴求,資助恐怖主義的國家的主要行為和背后的動機等。
三是分析了反恐活動中的重大問題。包括恐怖主義和反恐形勢對美國奧巴馬政府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影響,軍事和非軍事實力在反恐中的應用,避免遭受恐怖襲擊的方法,保障國土安全和公民自由的重要性,恐怖主義與媒體和公眾的關系,以及互聯網對于國內外恐怖分子和恐怖組織的影響。
2010 年,美國政府發(fā)布了《美國情報界年度威脅評估》。與以往的 國家情報評估(NIE)不同,它首次將破壞性網絡攻擊視為嚴重威脅, 并指出 :“美國的國家安全、經濟繁榮和政府的日常運作都依賴于公共 和私人情報基礎設施,包括電信、計算機網絡和系統,以及其中包含的 信息數據!眹仪閳笤u估警告說 :“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正受到嚴重的 威脅,我們面對的是不同的國家、恐怖網絡、有組織犯罪團體、個人以 及其他網絡參與者。他們基于不同的訪問意圖,使用各種訪問方式和技 術手段,并且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具備了鎖定我國信息基礎設施要害部位 的能力,從而搜集情報、盜竊知識產權或是搞破壞!边@些還只是國家 情報評估中列出的關于國內外恐怖主義威脅的部分內容。
如果情報界的評估準確,那么沒有任何跡象可以表明恐怖主義威脅 正在消退。相反,各國都面臨著嚴重的網絡攻擊,國內和國際的恐怖分 子利用網絡進行恐怖活動的可能性也在大大增加。此外,考慮到在阿富 汗的增兵和伊拉克的持續(xù)軍隊部署,很明顯,恐怖主義和反恐怖主義在 很多國家仍然是國內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首要內容。
17 年前,當我為第一節(jié)恐怖主義課程備課的時候,我想要找一些 能夠涵蓋國內和國際恐怖主義要點的好文章都是很困難的,更不用說專 門的教科書了。在 2001 年的“911”事件后,一大批關于恐怖主義的 出版物如洪水一般涌現。然而,這些作品的絕大部分內容只是聚焦于 “911”事件本身 :此次可怕事件的肇事者本拉登、“基地”組織及
其他類似的個人或組織的背后動機,該事件對美國國內政策和外交政策
的意義,以及對美國外交政策和國際關系產生的影響等。
一些不錯的專著教科書往往只針對某些特定的讀者,例如刑事司法 類課程的學生或是緊急事態(tài)應對機構的工作人員。另外一些教科書涵蓋 的話題太多,受篇幅限制,每部分都語焉不詳。還有一些過于側重跨國 恐怖主義。而那些合集類的教科書,即使是其中最好的,從內容上看也 只是更適合作為專著教科書的補充材料,而不是教科書本身。
在我的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課程上,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政治 學專業(yè)的學生都占絕大多數,大部分是研究國際關系、美國政府和比較 政治學,另外也有一些社會學、歷史學、城市研究和心理學專業(yè)的學 生。本書主要是針對本科的學生,但是即使是研究生,只要掌握相關內 容的基礎知識,在深入研究恐怖主義的時候,善用本書也一定會受益匪 淺。例如,在為研究生講授媒體與政治這門課的時候,我發(fā)現很多專業(yè) 以外的本科生,如果能用好一本優(yōu)秀的教科書,也能夠快速進入高水平 的研究階段。
第四版新修訂的內容
全書各章節(jié)都增加了最新的事件和進展,比如增加了時代廣場爆 炸未遂案和圣誕節(jié)爆炸案,并分析了這些事件對于恐怖主義威脅 和國家反恐的意義。
第四章和第五章的新增內容為奧巴馬總統第一個五年任期內愛國 運動的復興,以及最近美國境內圣戰(zhàn)數量上的增長。
第六章的新增內容主要論述兒童恐怖分子和兒童戰(zhàn)士的興起。第 八章增加了海上恐怖主義威脅日益壯大的內容。
第十章的新增內容主要分析恐怖主義和反恐形勢對于奧巴馬政府 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影響。
第十四章的新增內容主要討論大眾傳媒和現代通信在傳播政治暴
力方面是否扮演了幫兇。
第十五章的新增內容論述了日益增長的網絡恐怖主義威脅。 一本成功的教科書是永遠需要不斷補充完善。自從《反恐原理》第
一版問世以來,試用該教材的師生都對該書提出了很多評論和建議。這 些好的建議成了本書第二版和第三版修訂的重要內容和參考。如今,第 四版也不例外。它絕不是前一版本的簡單更新,而是前一版的重要補充 和提升。
全書的第一部分主要講述國內國際恐怖主義,以及分析恐怖組織、 恐怖分子和資助恐怖主義的國家的主要行為和背后的動機。對于這部分 的章節(jié)本次做了較大的修訂,其中第四章的新增內容論述了奧巴馬總統
2008 年 11 月選舉勝利后愛國運動和民兵組織的復興。第五章新增加了 一節(jié)以論述美國和西方的本土圣戰(zhàn)分子。第六章新增加了一節(jié)以論述兒 童恐怖分子和兒童戰(zhàn)士的興起。第八章增加了海上恐怖主義的內容,以 及日漸發(fā)展的海盜團伙對于恐怖主義的啟示。
第二部分主要講述反恐怖主義,在本次修訂中也有大幅更新。第十 章主要論述恐怖主義和反恐怖主義已經成為“911”事件后美國國土 安全戰(zhàn)略中的核心內容,在布什政府時期是充滿爭議的“反恐戰(zhàn)爭”, 奧巴馬政府對此既有繼承也有變革,本次修訂中專門增加了一節(jié)來闡述 新的變化。
第三部分主要講述在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的背景下的宣傳、媒體 以及溝通。第十四章新增了一節(jié)以論述媒體和通信正成為恐怖分子傳播 和復制恐怖行動的幫兇。第十五章新增了一節(jié)以闡述日益發(fā)展的網絡恐 怖主義和網絡戰(zhàn)。
本書特點
本書對非國家組織實施的政治暴力和政府對應的反恐行動進行了詳 細闡述、分析和討論。與本領域通常的教科書不同的是,本書在架構全
書內容時,并未包括所有的相關議題,而是只選取了作者認為最核心、
最重要的議題,并對其進行全面闡釋。本書的前幾章介紹了過去和現在 美國本土的恐怖主義,以及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國際恐怖主義,包括當前 帶來災難性威脅的新型恐怖主義。在此基礎上,后續(xù)章節(jié)就恐怖主義 相關的最重要問題進行逐一闡釋 :例如恐怖分子產生的外部條件和個 人特質,恐怖分子的資助國和對恐怖分子提供無意識庇護的國家所起的 作用,恐怖組織的結構和他們資助恐怖行動的方式,以及恐怖分子是如 何理性選擇襲擊目標和襲擊方式的。反恐怖主義部分的章節(jié)也是同樣圍 繞最重要的話題展開 :軍事和非軍事應對策略,避免遭受恐怖襲擊的方 法,以及保障國土安全和公民自由的必要性。本書的最后兩章專門解釋 大眾傳媒、通信和宣傳的關鍵作用,以及互聯網對于國內外恐怖分子和 仇恨團伙的重要性。
布里吉特·L·娜克絲(BRIGITTE L. NACOS),德國某報社長駐美國記者,于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并在哥倫比亞大學擁有超過15年的執(zhí)教經歷,講授美國政治和政府課程。她主要研究媒體、輿論和決策之間的關系,以及國內和國際恐怖主義和反恐。著有《恐怖主義的媒體化:媒體在恐怖主義和反恐中的核心作用》《銷售恐懼:反恐、媒體和公眾輿論》等圖書。
第一部分 恐怖主義
第一章 導論:恐怖主義威脅
第二章 長期的爭論:什么是恐怖主義
第三章 全球背景下的恐怖主義
第四章 美國背景下的恐怖主義
第五章 宗教恐怖主義:借上帝之名實施的政治暴力
第六章 恐怖分子的形成:原因、條件和影響
第七章 從國家資助到無意識庇護
第八章 共同思路:目的、目標、戰(zhàn)術
第九章 恐怖活動的組織結構和財務狀況
第二部分 反恐怖主義
第十章 美國“9?11”事件后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
第十一章 硬實力和軟實力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
第十二章 平衡安全、自由和人權
第十三章 國土安全: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第三部分 新聞媒體和互聯網
第十四章 恐怖主義傳播及媒體
第十五章 網路空間中的恐怖和仇恨
第十六章 新聞中的防恐和反恐
第十七章 結論:與恐怖主義威脅共存
附錄:20世紀70年代早期以來的重大恐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