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歷史主義批評與實踐 基于西方文論本土化的一種考察》立足于中國本土的文化語境和文學土壤,從多個方面入手考察新歷史主義在中國的批評與實踐經驗,既有縱向的史的線索,也有橫向的中西文論對比研討,還包括對具體作家、作品的解讀,全書試以宏觀視野分析新歷史主義在中國的本土化歷程及其影響。
		
	
  盧絮(1979-),女,湖南湘鄉(xiāng)人,武漢大學文藝學博士;華南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西方文論與文化研究。近年在《國外社會科學》、《中州學刊》、《理論月刊》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數十篇。
	序
	導論
	一 關于新歷史主義的概念界定
	二 關于西方文論本土化研究
	
	第一章 西方新歷史主義的“源”與“流”
	第一節(jié) 新歷史主義的緣起、內涵與特色
	一 新歷史主義的理論緣起
	二 新歷史主義的理論內涵與特色
	第二節(jié) 新歷史主義的理論貢獻與當代意義
	
	第二章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新歷史主義在中國
	第一節(jié)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本土文化語境與文學土壤
	一 1986-1992年的文化語境與文學土壤
	二 1993-1999年的文化語境與文學土壤
	第二節(jié) 投石問路的引介期(1986-1992)
	一 理論的翻譯與介評
	二 階段性特征與效果
	第三節(jié) 沉寂平穩(wěn)的發(fā)展期(1993-1999)
	一 理論的翻譯與述評
	二 新歷史主義與新歷史小說、詩歌創(chuàng)作
	三 新歷史主義與歷史影視劇創(chuàng)作
	
	第三章 新世紀新歷史主義在中國
	第一節(jié) 新世紀本土文化語境與文學土壤
	第二節(jié) 研究高潮的初步涌現(2000-2005)
	一 關于新歷史主義理論本身的探討
	二 新歷史主義與新歷史小說
	三 新歷史主義與歷史影視劇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研究高潮的繼續(xù)推進(2006-2012)
	一 關于新歷史主義理論本身的探討
	二 關于新歷史主義與新歷史小說
	三 關于新歷史主義與歷史影視劇
	
	第四章 新歷史主義與中國文化詩學的比較考察
	第一節(jié) 中國文化詩學的興起、發(fā)展與特點
	一 中西文化詩學研究背景回顧
	二 中國文化詩學研究發(fā)展綜述
	第二節(jié) 新歷史主義與中國文化詩學審美意識比較
	一 關于文本審美
	二 關于文化審美
	三 關于審美與現實
	第三節(jié) 新歷史主義與中國文化詩學歷史意識比較
	一 理論緣起
	二 歷史記憶與文學記憶
	三 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
	四 歷史真實與文學真實
	
	第五章 新歷史主義視域中的中國當代文學與影視作品分析
	第一節(jié) 個體生命的突圍:蘇童小說的新歷史主義解讀
	一 蘇童小說、新歷史主義與文化語境
	二 在歷史與現實中之間
	三 個體在歷史存在面前的困頓
	第二節(jié) 民間歷史的勝利:莫言小說的新歷史主義解讀
	一 莫言小說、新歷史主義與文化語境
	二 狂歡的自由世界
	三 民間歷史的建構
	第三節(jié) 歷史的影像呈現:《南京!南京!》與《王的盛宴》的新歷史主義解讀
	一 關于新歷史影視劇
	二 堅硬歷史中的柔弱個體
	三 歷史的個人化與詩化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衛(wèi)
	附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