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豐,1949年生,浙江永康人。歷史學博士。浙江師范大學歷史學教授。長期從事西方歷史文化及史學理論、現(xiàn)代化理論的教學和研究。
王立端,教授、博士。從事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在《史學理論研究》等雜志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參與《史學之魂——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編寫。
于沛,1944年生于天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1992年起領取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中央馬工程重點課題“史學概論”“世界現(xiàn)代史”首席專家。研究方向是史學理論暨史學史。近年出版專著有《史學思潮和社會思潮》《歷史認識概論》《當代中國世界歷史學研究》《經濟全球化和文化》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文章百余篇。
第一章 美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關于美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幾個問題
一 關于美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想的整體評價
二 劃分美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標準
三 美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重點
第二節(jié) 20世紀中期以前的美國馬克思主義史學
一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美國的傳播
二 勞工史、社會主義史和黑人史的出現(xiàn)及其特點
三 美國共產黨的成立與美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形成
第三節(jié) 戰(zhàn)后美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發(fā)展
一 麥卡錫主義流行時期
二 新一代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出現(xiàn)
三 主流史學開始接受新左派史學和新馬克思主義史學
四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變化
第四節(jié) 馬克思主義與新社會史學
一 概述
二 馬克思主義新社會史的特點
三 赫伯特·古特曼與新勞工史
四 戴維·蒙哥馬利關于“工人控制”問題的研究
五 尤金·吉諾維斯與黑人奴隸史研究
第五節(jié) 關于重大歷史變遷的理論和爭論
一 西歐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問題
二 關于歐洲以外國家和地區(qū)的過渡問題
三 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
四 巴林頓·摩爾的多途徑的現(xiàn)代化進程理論
第六節(jié) 關于唯物史觀的研究
一 概述
二 《歷史和理論》上一組關于歷史唯物主義的文章
三 歷史唯物主義與過渡問題的討論
第七節(jié) 赫伯特·阿普特克和埃里克·方納
一 赫伯特·阿普特克
二 埃里克·方納
第二章 加拿大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加拿大馬克思主義史學概述
第二節(jié) 加拿大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史學
一 書寫“人民的歷史”
二 勞工史和產業(yè)關系研究
三 用馬克思主義的話語體系解釋加拿大工業(yè)資本主義的形成
第三節(jié) 加拿大新馬克思主義史學
一 布賴恩·帕爾默的史學成就
二 格雷戈里·基利的新勞工史研究
第四節(jié) 埃倫·M.伍德重建歷史唯物主義
一 “回到馬克思”:準確解讀歷史唯物主義
二 階級理論:“作為關系和過程的階級”
三 資本主義的歷史特殊性
四 現(xiàn)實關懷: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第三章 蘇聯(lián)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十月革命后蘇聯(lián)(蘇俄)史學概況
第二節(jié) 戰(zhàn)后初期的蘇聯(lián)史學
第三節(jié) 歷史研究和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的階級斗爭
第四節(jié) 戰(zhàn)后初期歷史研究中的主要理論問題
一 游牧民族的宗法封建關系
二 農奴制和俄國的商人資本
三 封建主義基本經濟規(guī)律
四 關于俄國農民戰(zhàn)爭問題
第五節(jié) 蘇共二十大和蘇聯(lián)史學
一 消除個人迷信的消極影響和歷史研究
二 蘇聯(lián)史學的新發(fā)展
第六節(jié) 歷史學理論方法論研究
一 歷史學理論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
二 歷史與現(xiàn)實
三 世界歷史進程中的規(guī)律性問題
第七節(jié) 歷史認識理論
一 歷史認識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
二 歷史認識的主體和客體
三 歷史認識中的理論和方法論問題
第八節(jié) 史學新方法和新的分支學科
一 計量歷史學
二 比較歷史學
三 史學新方法
第九節(jié) 蘇聯(lián)解體前后的史學
一 蘇聯(lián)解體前史學的困境
二 蘇聯(lián)解體后的俄羅斯史學
第四章 東歐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學術與政治:東歐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東歐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社會文化背景與思想理論根源
第三節(jié) 東歐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邏輯、政治傾向和歷史關注
一 東歐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哲學基礎:東歐馬克思主義觀念例證
二 東歐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基本內涵和理論邏輯:政治敘事和歷史敘事
三 東歐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政治取向和未來趨向:意識形態(tài)立場與史學價值取向
第四節(jié) 東歐劇變和東歐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衰變
第五節(jié) 托波爾斯基的歷史認識論探析
一 托波爾斯基的學術成就與學術思想概論
二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托波爾斯基史學思想的理論基礎
三 現(xiàn)代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托波爾斯基歷史認識論的交叉視閾
四 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模式:托波爾斯基歷史認識論的建構框架
第五章 日本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日本馬克思主義史學產生的背景及學術條件
一 日本馬克思主義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 日本馬克思主義史學產生的思想理論條件
三 日本馬克思主義史學產生的歷史文化基礎
第二節(jié) 日本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想的產生與挫折
一 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形成
二 野呂榮太郎的《日本資本主義發(fā)展史》
三 《日本資本主義發(fā)展史講座》與日本資本主義爭論
四 羽仁五郎的明治維新史
五 服部之總的歷史論
六 渡部義通的古代史研究
七 高群逸枝對《父權制》的挑戰(zhàn)
第三節(jié) 戰(zhàn)后日本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重建和發(fā)展
一 戰(zhàn)后50-60年代的歷史學概況及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重建
二 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批評
三 經濟高速增長與日本史學的變化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