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經濟學的核心內容!督灰壮杀纠碚摐y量與應用研究》首先對“財產權”文獻和“新古典主義”文獻進行分析,系統(tǒng)闡述交易成本理論,然后全面介紹目前世界的交易成本測量方法,用交易成本方法分析中國各地區(qū)之間經濟發(fā)展差距問題和企業(yè)無效交易成本問題。交易成本理論、測量和運用對正處于制度轉型期的中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前言
	第一章 交易成本理論
	第一節(jié) “交易”的含義
	第二節(jié) “財產權”文獻
	第三節(jié) “新古典主義”文獻
	第四節(jié) 交易成本的分類
	第五節(jié) 理論評價
	一 提出“交易成本”范疇的意義
	二 交易成本理論的主要缺陷
	第二章 交易成本理論與經驗
	第一節(jié) 交易成本的微觀分析
	一 從消費者的角度
	二 從企業(yè)的角度
	第二節(jié) 交易成本的宏觀分析
	第三節(jié) 經驗問題
	第三章 微觀交易成本測量方法
	第一節(jié) 金融市場交易成本的測量
	一 證券交易所交易成本測量
	二 商業(yè)銀行交易成本測量
	第二節(jié) 不同契約型企業(yè)交易成本衡量
	一 威廉姆森為微觀企業(yè)交易成本測量奠定了方法論
	基礎
	二 蒙特沃德(Monstcvcrdc)等人對交易成本比較測量
	方法的響應
	第三節(jié) 交易效率間接測量交易成本
	第四章 交易成本的宏觀測量方法
	一一交易行業(yè)測量方法
	第一節(jié) 基本理論框架
	一 使交易成本定義成為可操作測量的概念
	二 劃分交易職業(yè)、轉型職業(yè)與交易部門、轉型部門
	三 界定測量范圍
	第二節(jié) 私人交易行業(yè)的測量.小
	一 私人轉型部門的測量
	二 私人交易部門的測量
	第三節(jié) 公共交易行業(yè)的測量
	一 公共行業(yè)的分類
	二 第一種方法
	三 第二種方法
	四 結論
	第四節(jié) 對交易行業(yè)測量方法的運用和發(fā)展
	一 概念和測量范圍
	二 人均成本、交易成本一收入國家曲線
	三 對CDP中總交易成本份額變化的原因的分析及
	計算方法
	四 “支持比率”的提出
	第五章 交易成本的宏觀測量方法
	一一交易價格指數方法
	第一節(jié) 主要理論觀點
	一 廣義交易成本和狹義交易成本
	二 交易效率指數與交易成本的反向關系
	三 政府、教育、信息通信對交易成本的作用
	四 指數方法可行性
	第二節(jié) 指標體系的建立
	第三節(jié) 度量方法
	第四節(jié) 測量結果
	第六章 中國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差距的交易成本解釋
	第一節(jié) 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差距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經濟學的解釋
	第三節(jié) 交易成本理論的解釋
	一 轉型成本不是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差距的主要因素
	二 交易成本是差距拉大的原因
	三 落后地區(qū)的交易效率低
	第四節(jié) 提高交易效率的途徑
	一 減少政府對市場和企業(yè)的干預
	二 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
	三 重視人力資本的投資
	四 大力推進科技信息技術的發(fā)展
	五 培育和完善市場體系
	六 積極發(fā)展社會中介組織
	七 轉變“人治經濟”為“法治經濟”
	第七章 中國企業(yè)的無效交易成本
	第一節(jié) 交易成本、有效交易成本和無效交易成本
	第二節(jié) 企業(yè)無效交易成本發(fā)生嚴重
	第三節(jié) 企業(yè)產生無效交易成本的原因分析
	一 市場交易以關系為基礎
	二 社會信用制度缺失
	三 市場經濟法制不健全
	四 政府尋租行為時有發(fā)生
	五 國有企業(yè)處于產權制度改革階段
	六 非國有企業(yè)居于非規(guī)范的職業(yè)化管理模式中
	第四節(jié) 建立契約經濟制度
	一 削弱關系網的動力機制
	二 加大對法律基礎及各項制度設施的固定成本投入
	三 完善信用制度基本法和相關配套法規(guī)
	四 形成規(guī)范的委托代理制度和制衡機制
	五 采用網上審批管理,提高政府服務效率
	六 強化交易成本意識和預算控制制度
	第八章 結論、問題與展望
	第一節(jié) 理論的推進與測量的突破
	一 交易成本測量面臨的困難
	二 交易成本測量是繞不過去的火焰山
	三 交易成本的可測量性
	四 交易成本理論與測量在中國
	第二節(jié) 微觀測量方法的主要特征
	一 目前還沒有經得起檢驗的測量方法
	二 各種測量方法缺少統(tǒng)一性的規(guī)律
	三 仍處于個案的測量階段
	四 企業(yè)內部和企業(yè)之間的交易成本測量研究很少
	第三節(jié) 宏觀測量方法的主要特征
	一 交易行業(yè)測量方法的主要特征
	二 交易價格指數方法的主要特征
	三 兩種方法的互補性和一致性
	第四節(jié) 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 概念界定與測量范圍的矛盾 .
	二 概念與建立測量指標體系的矛盾
	三 數據及統(tǒng)計誤差
	四 具體方法
	第五節(jié) 展望
	附錄 交易價格指數(TPI)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