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晚年重要學術著作。焦氏認為《孟子》一書闡發(fā)易學的通變神化之道及易學感而遂通之性,遂以疏解趙岐章句為主,博采經(jīng)史傳注,參考清初顧炎武、毛奇齡、王引之等有關《孟子》六十余家,稽考編撰而成。阮元稱該書多下己意,合孔孟相傳之正指。
焦循(1763~1820),清哲學家、數(shù)學家、戲曲理論家。字理堂(一字里堂),江蘇揚州黃玨鎮(zhèn)人,嘉慶舉鄉(xiāng)試,與阮元齊名。阮元督學山東、浙江,俱招往游。后應禮部試不第,托足疾不入城市者十余年。構一樓名雕菰樓,讀書著述其中。博聞強記,于經(jīng)史、歷算、聲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有《里堂學算記》《易章句》《易通釋》《孟子正義》《劇說》等。(據(jù)1999年版《辭!方寡瓧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