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以四個問題(在目前的發(fā)展階段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為什么特別重要?資源型企業(yè)為什么在“外面的世界”走不好?在哪些領域有較好的“走出去”前景?有哪些政策和制度需要調整?)為線索,從高端決策咨詢機構的視角給出了答案,并對“‘走出去’后為什么走不好?”和“跨國礦企是怎么跨進發(fā)展中國家的?”這兩個現實問題給予了專門回答。
		
	
                                                                                                                                      林家彬,1957年生,區(qū)域規(guī)劃博士(東京大學),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社會發(fā)展研究部巡視員、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區(qū)域經濟、城市管理及資源、環(huán)境政策。其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參加的《跨世紀區(qū)域協調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獲1997年“中國發(fā)展研究獎”一等獎;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參加的《北京市中小企業(yè)振興對策研究》獲1998年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作為完成人之一參加的《國有企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研究》獲2001年“中國發(fā)展研究獎”一等獎;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的《改善西部農村公共服務對策研究》獲2007年“中國發(fā)展研究獎”一等獎。2004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
 
  劉潔,1983年生,管理學博士,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講師。專長在于用經濟學方法研究人口、資源、環(huán)境問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北京市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資助項目1項,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科研項目2項。在《人口研究》《中國軟科學》和《經濟學動態(tài)》等期刊上發(fā)表多篇論文,其中發(fā)表于《人口研究》的《中國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基于發(fā)展方式角度》被人大復印資料《人口學》全文轉載。作為主要作者出版廠《中國礦產資源管理報告》,參與編寫了《民生為向:推進包容性增長的社會政策》(獲得2011年中國發(fā)展研究獎二等獎)和《中國文化遺產事業(yè)發(fā)展報告(2010)》
                            
 
                                                                        前言
Preface 
第一章 近中期中國礦產資源供需形勢與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的意義
一 “走出去”的必要性:保需求和謀發(fā)展
二 “走出去”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中國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的發(fā)展脈絡和成效評價
一 我國企業(yè)“走出去”的政策沿革
二 既有“走出去”企業(yè)的投資行為特點 
第三章 當前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的內外部障礙
一 我國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的現狀
二 我國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面臨的主要問題
三 我國資源型企業(yè)“走不好”的制度成因分析                                                                                        
前言
Preface
 
第一章 近中期中國礦產資源供需形勢與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的意義
一 “走出去”的必要性:保需求和謀發(fā)展
二 “走出去”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中國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的發(fā)展脈絡和成效評價
一 我國企業(yè)“走出去”的政策沿革
二 既有“走出去”企業(yè)的投資行為特點
 
第三章 當前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的內外部障礙
一 我國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的現狀
二 我國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面臨的主要問題
三 我國資源型企業(yè)“走不好”的制度成因分析
 
第四章 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的國內外經驗
一 國內經驗
二 國際經驗
 
第五章 未來十年“走出去”的機遇和要求
一 未來十年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國內外形勢
二 中國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的重點領域分析
 
第六章 統籌調整“走出去”相關政策和制度的建議
一 政府統籌調整資源型企業(yè)“走出去”的政策和制度
二 資源型企業(yè)認清天時地利人和苦練內功選擇某些領域差異化發(fā)展
 
特別關注一 “走出去”后為什么走不好?
特別關注二 跨國礦企是怎么跨進發(fā)展中國家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