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里?安德森是英國當代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思想史家、新左翼知識分子,近半個世紀以來,始終引導著歐美新左派理論、政治斗爭的方向,被譽為“不列顛*杰出的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在西方左翼學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佩里?安德森的著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與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家的對話;二是對社會歷史和政治現實展開研究。本書稿也圍繞著這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先在導論中簡要介紹了安德森的學術思想、國內外學者對其的研究狀況,然后以“安德森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解讀”“安德森對左翼思想的研究與批評”“安德森對現實社會政治的分析與批判”“安德森的文化診斷與社會分析思想”“安德森對當代思潮的分析批判”等五個章節(jié),對安德森思想展開分條縷析地敘述和闡釋。
緊緊依托原著進行研究;緊緊圍繞問題進行研究;突出思想性。通過提煉歸納和剖析佩里·安德森的著述,讓讀者對其人其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對我們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思考和啟發(fā)。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總序
對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濫觴于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熱”。經過20多年來的發(fā)展,今天我們完全有把握說,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尤其是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已經成為一門顯學。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之所以成為顯學,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馬克思主義本身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幾乎可以說,在馬克思以后,國際上出現的任何重大的社會思潮,都會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從馬克思主義那里借貸思想資源,甚至直接地或間接地用馬克思主義來命名相關的思潮或學派。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馬克思仍然是我們的同時代人。其次,國內的馬克思主義研究,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必須借鑒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最新成果。作為發(fā)展中的國家,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尚未經歷過的事情,許多國家已經經歷過了。它們的經驗教訓是什么?這些經驗教訓蘊涵著哪些重大的理論問題?這些問題是否會導致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理解上的重大突破?事實上,國外馬克思主義者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的研究成果,早已引起國內理論研究者的深切的關注和巨大的興趣。再次,作為社會主義的國家,我國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的,當然應該比任何其他國家都更多地致力于對國外馬克思主義的探索,以便確保我國的精神生活始終站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制高點上。
作為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中的長期的耕耘者,我們也深切地體會到這一研究領域20多年來發(fā)生的重大變化。復旦大學哲學系于1985年建立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室;1999年升格為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2000年成為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該研究領域中唯一的重點研究基地,簡稱“小基地”);2004年,在小基地之外,建立了復旦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與國外思潮國家級創(chuàng)新研究基地(該研究領域中唯一的國家重點研究基地,簡稱“大基地”);2005年又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國外馬克思主義自設博士點。2006年,全國又建立了21個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下設五個二級學科,其中包括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所以,從學科建設的角度來看,國外馬克思主義已經從馬哲史或外哲史的一個研究方向上升為獨立的二級學科,而小基地和大基地的相繼建立也表明,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已經受到高度的重視。
我們之所以要策劃并出版《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其直接的起因是:通過投標和競標,我們獲得了2004年度教育部重大攻關課題《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思潮的現狀、發(fā)展態(tài)勢和基本理論研究》。這個課題促使我們凝聚大、小基地的全部學術力量,及博士后和博士生中的佼佼者,對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做出全方位的、有穿透力的研究。這套叢書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其一,系統(tǒng)性。本叢書試圖通過三種不同的研究進路,即“區(qū)域研究”、“流派研究”和“問題研究”來構建這種系統(tǒng)性。“區(qū)域研究”重點探討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南美洲(包括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如越南、老撾、朝鮮、古巴)的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現狀;“流派研究”主要探索國外最新的馬克思主義流派,如“后馬克思主義”、“解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解放神學”等;“問題研究”側重于反思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者探索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問題,如“全球化背景下的現代性”、“市場社會主義”、“當代資本主義的最新發(fā)展”等。通過這三條不同的研究進路,這套叢書將全面而又有重點地勾勒出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整體面貌。
其二,前沿性。本叢書對“前沿性”的理解是,把研究的焦點放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以來國外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發(fā)展上。也就是說,重點考察在最近20年左右的時間里,國外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最新態(tài)勢是什么?國外馬克思主義者發(fā)表了哪些有影響力的著作和論述?他們正在思考哪些重大的社會問題和理論問題?當然,為了把前沿問題敘述清楚,也需要做一些歷史的鋪墊,但探討的重心始終落在國外馬克思主義者所面對的最前沿的問題上。
其三,思想性。納入本叢書出版規(guī)劃的著作,除譯著外,都充分體現出對思想性的倚重。也就是說,這些著作不僅是“描述性的”,更是“反思性的”、“研究性的”。它們不僅要弄清新的現象和資料,而且要深入地反省,這些新的現象和資料可能給傳統(tǒng)的理論,尤其是基礎理論造成怎樣的挑戰(zhàn)?如何在挑戰(zhàn)與應戰(zhàn)的互動中豐富并推進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的發(fā)展?總之,它們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思想的貫通。這也正是這套叢書不同于其他叢書的最顯著的特點之一。
我們感到慶幸的是,這套叢書在策劃的過程中就得到了重慶出版社總編輯陳興蕪編審和該社重點圖書編輯室主任吳立平的熱情支持。本叢書的出版也得到了2004年度教育部重大攻關課題《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思潮的現狀、發(fā)展態(tài)勢與基本理論研究》(課題批準號為04JZD002)的資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俞吾金陳學明吳曉明
魯紹臣,哲學博士,現為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上海市高校智庫研究和管理中心兼職研究員,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fā)展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研究工作室主任。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總序 1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續(xù)總序 1
導 論 1
一、安德森的學術思想簡介 1
二、國內外學者對安德森思想的研究狀況 12
三、本書的研究方法、路徑與構成 22
第一章 安德森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解讀 26
一、例外與普遍:命定論的復雜史觀 26
二、東方專制主義與亞細亞生產方式再解讀 40
三、差異的動態(tài)總體觀 53
四、抽象結構與經驗事實 71
第二章 安德森對左翼思想的研究與批評 84
一、對湯普森階級文化心理主義的批評 84
二、對結構主義的批評 100
三、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研究評述 111
第三章 安德森對現實社會政治的分析與批判 122
一、后工業(yè)社會與新社會運動的興起 122
二、當代世界霸權的“三重”特征 130
三、美國的外交政策及其霸權 139
四、中國崛起的道路與邏輯分析 152
第四章 安德森的文化診斷與社會分析思想 158
一、文化與文明的當代內涵 158
二、后現代主義的起源與特征 169
三、社會主義的文化與自由 175
第五章 安德森對當代思潮的分析批判 186
一、對奧克肖特“個體性”思想的批判 187
二、對哈耶克反民主思想的批判 192
三、對羅爾斯“設計共識”思想秘密的暴露 198
四、對哈貝馬斯思想“背叛”的批評 202
結 語 207
參考文獻 210
后 記 222
《歷史與政治:佩里·安德森的思想研究》: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總序 對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濫觴于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熱”。經過20多年來的發(fā)展,今天我們完全有把握說,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尤其是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已經成為一門顯學。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之所以成為顯學,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馬克思主義本身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幾乎可以說,在馬克思以后,國際上出現的任何重大的社會思潮,都會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從馬克思主義那里借貸思想資源,甚至直接地或間接地用馬克思主義來命名相關的思潮或學派。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馬克思仍然是我們的同時代人。其次,國內的馬克思主義研究,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必須借鑒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最新成果。作為發(fā)展中的國家,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尚未經歷過的事情,許多國家已經經歷過了。它們的經驗教訓是什么?這些經驗教訓蘊涵著哪些重大的理論問題?這些問題是否會導致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理解上的重大突破?事實上,國外馬克思主義者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的研究成果,早已引起國內理論研究者的深切的關注和巨大的興趣。再次,作為社會主義的國家,我國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的,當然應該比任何其他國家都更多地致力于對國外馬克思主義的探索,以便確保我國的精神生活始終站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制高點上。 作為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中的長期的耕耘者,我們也深切地體會到這一研究領域20多年來發(fā)生的重大變化。復旦大學哲學系于1985年建立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室;1999年升格為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2000年成為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該研究領域中唯獨的重點研究基地,簡稱“小基地”);2004年,在小基地之外,建立了復旦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與國外思潮創(chuàng)新研究基地(該研究領域中唯獨的國家重點研究基地,簡稱“大基地”);2005年又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國外馬克思主義自設博士點。2006年,全國又建立了21個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下設五個二級學科,其中包括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所以,從學科建設的角度來看,國外馬克思主義已經從馬哲史或外哲史的一個研究方向上升為獨立的二級學科,而小基地和大基地的相繼建立也表明,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已經受到高度的重視。 我們之所以要策劃并出版《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其直接的起因是:通過投標和競標,我們獲得了2004年度教育部重大攻關課題《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思潮的現狀、發(fā)展態(tài)勢和基本理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