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的任務在于嘗試彌補一般美學原理與藝術設計的分裂,揭示藝術設計與中外經典美學之間的關聯(lián),實現(xiàn)藝術設計學術領域從原理到原則再到技術層面的溝通。將一般美學,經典思想與設計原則、設計作品努力地貫穿融會起來,讓學習者形成設計學中美學、美感、美育的概念。同時,盡可能地適應高校藝術類學生的需求,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了解中外思想史上的主要美學思潮對于藝術設計思想以及創(chuàng)作的影響,展現(xiàn)藝術設計作品打動普遍人心的美學意蘊之所在。
緒論 藝術設計美學與人類思維層次
第一章 美學與藝術設計
第一節(jié) 關于美學
一、關于美學
二、美學學科的誕生和美學、美感的源起
三、關于美感
第二節(jié) 美學的研究與功用
一、美學的研究的兩種傾向
二、美學基本派別
三、美學的功用
第三節(jié) 藝術設計的概念與特征
一、藝術設計的含義
二、藝術設計的目的
三、藝術設計的基本特征
四、影響藝術設計的因素
第四節(jié) 美學與藝術設計
一、設計與審美
二、藝術設計中的美學特質
三、美學思潮與設計理念
第二章 西方美學主潮與設計(1)
第一節(jié) 美在合于規(guī)律的真——科學美學
一、科學美學溯源與特質
二、科學美學的發(fā)展
三、“關在形式”與樣式主義設計
第二節(jié) 美在合于目的的善——功利美學
一、功利美學溯源與特質
二、功利美學與功能主義設計
第三節(jié) 什么是美本身
一、關的本質問題
二、關是理式
三、洞穴之喻
第四節(jié) 美在綜合
一、整一性美學的溯源和特質
二、美在綜合與藝術設計原則
第三章 西方美學主潮與設計(2)
第一節(jié) 神學美學與設計
一、中世紀神學美學的緣起與思想
二、神學美學與設計結合的典型代表——教堂藝術
第二節(jié) 人道主義美學與設計——設計為人
一、人道主義的緣起與主要藝術主張
二、人道主義思想影響下的藝術設計
三、人道主義之于藝術設計的重大歷史意義
第三節(jié) 后現(xiàn)代主義與設計
一、后現(xiàn)代主義發(fā)展的歷史脈絡
二、后現(xiàn)代解構主義哲學立場與藝術設計
三、后現(xiàn)代多元主義的理論觀念與藝術設計
四、后現(xiàn)代消解深度、感官娛樂化價值取向與藝術設計
第四節(jié) 生態(tài)美學與綠色設計
一、生態(tài)美學的誕生和主張
二、綠色設計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生態(tài)設計原則
第五節(jié) 西方藝術設計發(fā)展概述
一、古代時期
二、中世紀時期
三、文藝復興時期
四、近代設計
五、現(xiàn)代設計
六、后現(xiàn)代主義
第四章 中國美學主潮與設計
第一節(jié) 道家美學與藝術設計
一、“道”的美學意味
二、道家美學對中國藝術設計的影響
三、道家美學對現(xiàn)代藝術設計的啟示
第二節(jié) 儒家美學與藝術設計
一、儒家的美學觀
二、儒家美學對中國藝術設計的影響
三、儒家美學對現(xiàn)代藝術設計的啟示
第三節(jié) 佛家美學與藝術設計
一、佛教文化概述
二、佛教美學與藝術設計
第四節(jié) 地域文化與藝術設計
一、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及審美特征
二、地域文化對藝術設計的影響和啟示
第五節(jié) 中國藝術設計的產生與發(fā)展
一、先秦設計
二、秦漢六朝時期
三、隋唐時期
四、宋元時期
五、明清時期
六、近現(xiàn)代時期
第五章 當代文化與藝術設計
第一節(jié) 美學傳統(tǒng)與設計的傳承與革新
一、現(xiàn)代設計是對中國美學傳統(tǒng)的內涵吸收與意蘊回歸,重新構建美善合一的設計理念
二、審美有其民族性、地域性、時代性等特點,延續(xù)到現(xiàn)代設計中
三、現(xiàn)代設計對西方傳統(tǒng)美學的形式借鑒與符號抽取,延續(xù)美真合一的美學傳統(tǒng)
四、文化的全球化與設計理念的關聯(lián)
第二節(jié) 藝術設計風格與流派
一、藝術設計的地區(qū)風格
二、藝術設計的流派
三、現(xiàn)代藝術設計的現(xiàn)狀、面向未來的藝術設計
第三節(jié) 藝術設計形態(tài)的分類
一、視覺傳達設計
二、產品設計
三、環(huán)境藝術設計
四、新媒體設計
第四節(jié) 當代設計文化與設計規(guī)范
一、設計管理
二、藝術設計管理組織
三、設計項目管理
四、設計法規(guī)
參考文獻
后記
《全國高校藝術設計規(guī)劃教材:藝術設計美學教程》:
設計草圖是設計者同設計伙伴和設計委托人之間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傳達設計9幣思想的工具。其繪制要求能夠較為準確清晰地表達概念和重要部分,不追求細節(jié)的完善和完整,它的表達大多是片斷式的,顯得隨意而輕松。設計草圖的繪制無論在方法和尺度上都是多種多樣的,往往同一畫面里即有透視圖、平面圖、剖面圖,又有細部圖,甚至有結構圖。設計草圖是設計師將自己的想法由抽象變?yōu)榫呦蟮囊粋十分重要的創(chuàng)造過程。在設計草圖的畫面上往往會出現(xiàn)文字的注示、尺寸的標定、顏色的推敲、結構的展示等。這種理解和推敲的過程是設計草圖的主要功能,它實現(xiàn)了抽象思考到圖解思考的過渡。設計草圖在工業(yè)設計領域、建筑、機械設計、大生產工藝等領域里也都是必需的技術。
其次是設計定案。設計定案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對構思階段的多個方案經優(yōu)化選擇,評估比較后得到一個最佳方案和備選方案;二是將該方案運用精確合理的表現(xiàn)手法使之得以完美體現(xiàn)。
方案草圖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須對所有的設計想法進行篩選。初步篩選的目的是去掉一些明顯沒有發(fā)展前途的設計概念,這樣可以使設計師集中精力對一些較有價值的設計概念作進一步的深入設計。設計概念通過篩選后,設計師就可在較小的范圍內將一些概念進一步深化、發(fā)展,可通過草圖細分、繪制效果圖、制作草模等形式來進行。
然后是設計的定型階段,即對確定的最終設計方案進一步具體化和完善,可以用較為正式的設計效果圖予以表達,目的是直觀地表現(xiàn)設計結果。最終的結果一般以包括設計效果圖、工程設計圖、設計模型、設計說明等在內的完整設計報告的形式出現(xiàn)。其中效果圖是速度最快、表達程度近乎真實和完善的一種方法。根據大致類別和設計要求可分為方案效果圖、展示性效果圖和三視效果圖。
方案效果圖:這一階段是以啟發(fā)、誘導設計,提供交流,研討方案為目的。此時,設計方案尚未完全成熟,還處于有待進一步推敲斟酌的階段。這時也往往需要畫較多的圖來進行比較、選優(yōu)、綜合。在色彩上也要基本準確地表現(xiàn)出構想產品的色彩關系。
展示性效果圖:這類效果圖表現(xiàn)的設計已較為成熟、完善。作圖的目的大多在于供決策者審定,實施生產時作為依據,同時也可用于新產品的宣傳、介紹、推廣。這類圖對表現(xiàn)技巧要求最高,對設計的內容要作較為全面、細致的表現(xiàn)。色彩方面不僅要對環(huán)境色、條件色作進一步表現(xiàn),有時還需描繪出特定的環(huán)境,以加強真實感和感染力。
三視效果圖:這類效果圖是直接利用三視圖來制作的,特點是作圖較為簡便,不需另用透視圖,對立面的視覺效果反映最直接,尺寸、比例沒有任何透視誤差、變形。缺點是表現(xiàn)面較窄,難以顯示前幾類效果圖所表現(xiàn)的立體感和空間視覺形態(tài)。
模型是三維過程展開、決定設計、綜合結果、研究評價階段的有效設計技術。模型與草圖一樣,由設計者提供,起著設計者和第三者共同研究的橋梁作用。模型是設計對象的形象化的表現(xiàn),無論是手繪還是計算機繪制的效果圖,由于是用二維來反映三維立體內容,因此都不能全面反映出產品的真實面貌。在現(xiàn)實中,由于人們從平面到立體之間的錯覺造成平面圖形與立體實物之間存在差別,這就需要通過模型來真實地表達設計意圖。
草模也稱粗模,即設計展開前的初創(chuàng)模型,一般用于構思方案的早期階段,其主要功能是推敲產品的形態(tài)關系、大體比例、尺度及基本的造型結構。對于產品設計、環(huán)境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等專業(yè)來說,草模能幫助設計師進行結構與合理性的論證。草模一般不要求細部,制作模型的材料盡可能采用容易加工的材料,如紙制品、油泥、PU(發(fā)泡氨基甲酸乙酯)、質地較松易加工的木材等。如今雖然是3D模擬設計的盛行時期,但是草模的制作及討論這種邊動手邊構想的設計手段仍然非常重要的,這種設計手段和過程對于擺脫固有概念極具效果。
。3)輔助生產和銷售。設計展開階段的完成并不是設計工作的最終完成,設計人員還需在輔助生產過程中跟蹤把握有關工藝、技術調整和生產質量檢查環(huán)節(jié)。產品的市場傳播也需要設計師對包裝、運輸和傳播工作做指導性或輔助性設計、規(guī)劃,這樣才能確保設計方案的實施。輔助生產和銷售階段的工作,需要經過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是設計審核。設計的審核是已完成的設計構思在實現(xiàn)其物化存在的實體過程中,設計師必須參與的內容。設計師的方案移交生產部門進行生產,并不意味著設計的結束,雖然在方案進行階段已充分考慮到生產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但是,具體實施中還會發(fā)生許多意想不到的狀況,需要設計師及時調整,協(xié)同生產部門共同完成設計的成品化過程。一般來說,這個過程要經過試產和批量生產兩個階段。
試產:為防止設計失敗,避免大的損失,在正式投產前往往進行試產,這是對設計的一個檢驗和評估。如現(xiàn)有的技術條件達不到設計的效果,或者設計的參數出現(xiàn)了錯誤等,需要進行試產。同樣,設計師對試產品也要給予相應的審核、評價和修正,使其更符合并達到方案的原創(chuàng)效果,或者根據生產的情況做出修正,如生產人員的素質、理解力、經驗與習慣,可能會導致試制的樣品與設計方案有較大出入,等等。為此,設計師必須對樣品生產進行合理審核,找出問題,并與技術人員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從而使設計與生產技術一致,使設計及成品更趨于完美。
批量生產:通過試產解決生產與設計的矛盾之后,就可以進行正式生產。正式投產往往是批量生產,與試產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其中還可能出現(xiàn)問題,仍然需要設計師對產品進行審核,確保設計方案的完美實現(xiàn)。
第二是銷售與反饋。從上述過程看出,從信息準備到設計方案的確定,其過程上的反復是不可避免的,這是設計程序的一大特點。其中試銷和銷售調查,是在生產展開的基礎上,通向市場的過程。通過試銷和市場調查后,必須對設計的全過程進行總結和評估,并從市場試銷信息的反饋中,確定正式投產的展開規(guī)模和方式。
第三是設計管理。將反饋的信息整理、分析,從中找出原設計方案存在的問題,發(fā)現(xiàn)具有潛在價值的新的需求內容。一方面作總結反思,建立完備的資料檔案,為以后的改進、調整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新的需求信息必將引發(fā)新的設計目標和方向,以成為新的設計開發(fā)的基礎。
以上就是我們總結的設計程序的三大階段,其中第二階段是設計的核心階段。根據企業(yè)營運架構和規(guī)模的不同,上述設計程序不一定全面實施,因此我們在從事設計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