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闡述了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歷史及其基礎理論,深入探尋了世界各國和地區(qū)的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法律制度,回顧了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法律制度和實踐,探討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構建,同時選錄了大量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guī)。
柳建華,1961年生,漢族,江蘇常州人,國家三級高級檢察官,現(xiàn)任鎮(zhèn)江市京口區(qū)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從事檢察工作二十余年,具有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長期致力于檢察理論的研究,先后在《河北法學》、《金陵法律評論》、“江蘇法制報》等刊物發(fā)表理論文章二十余篇,主持江蘇省人民檢察院研究等多項課題。
李炳爍,1980年生,漢族,河北邢臺人,法學博士,江蘇大學法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法學理論研究,在《法制與社會發(fā)展》、《理論探索》等雜志發(fā)表研究論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等多項課題。
第一章 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基礎范疇/001
第一節(jié) 刑事被害人、刑事被害人救助及其意義/001
一、刑事被害人的界定、特征與類型/001
二、刑事被害人救助的語義分析/004
三、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意義/013
第二節(jié) 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歷史/029
一、原始社會的刑事司法:無保障的被害人中心/030
二、被害人地位的失落與國家刑罰權的擴張/032
三、被害人地位的重新崛起/036
四、被害人、犯罪人與國家三方關系的重構/040
第二章 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理論脈絡/048
第一節(jié) 國外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理論介紹/049
一、國家法律責任說/049
二、社會福利說/052
三、其他學說/053
第二節(jié) 對刑事被害人救助理論的評析/059
第三節(jié) 社會福利說的提倡/066
第三章 國外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法律制度與實踐/070
第一節(jié) 世界各國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法律制度/070
第二節(jié) 國際組織內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法律制度/081
第三節(jié) 域外刑事被害人救助實踐/085
一、救助機構/085
二、救助對象/085
三、救助范圍/090
四、救助條件與救助限制/091
五、救助期限/092
六、救助數(shù)額/093
七、資金來源及管理/094
八、立法模式/096
第四章 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法律制度與實踐/097
第一節(jié) 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現(xiàn)狀/097
第二節(jié) 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缺失的社會因素/106
第三節(jié) 我國近幾年對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實踐/109
第五章 我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構/119
第一節(jié) 救助理論基礎的選擇/120
第二節(jié) 救助的具體程序/121
一、救助原則/121
二、救助對象/128
三、救助范圍及金額/139
四、救助資金來源與管理/144
五、救助機關/148
六、救助程序/159
七、申請救助時效與救助管轄/162
八、救助方式/162
九、救助立法/164
第三節(jié) 刑事被害人國家救助制度與其他制度的競合與銜接/166
第四節(jié) 我國檢察機關開展刑事被害人救助的法律實踐/170
一、檢察機關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現(xiàn)實需要/170
二、檢察機關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可能性/171
三、在檢察環(huán)節(jié)上被害人所獲救濟狀況/171
四、開展刑事被害人檢察救助制度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172
五、典型的檢察實踐/174
第六章 對刑事被害人的社會救助/176
第一節(jié) 國外對刑事被害人的社會救助/176
第二節(jié) 我國對刑事被害人的社會救助/183
第七章 國內外刑事被害人救助法律法規(guī)選錄/192
一、為罪行和濫用權力行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則宣言/192
二、2001年英國刑事傷害補償方案/196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暴力及執(zhí)法傷亡賠償計劃/218
四、我國臺灣地區(qū)犯罪被害人保護法/227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法(草案)/233
六、江蘇省鎮(zhèn)江市京口區(qū)人民檢察院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暫行辦法/239
七、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檢察院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辦法(試行)/243
八、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實施辦法(試行)/247
九、江蘇省無錫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條例/249
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刑事被害人困難救助條例/253
后記/257
8.加拿大
加拿大(魁北克)于1971年制定了《犯罪被害人補償法》,共30項條文,詳細地界定了犯罪被害人物質損害補償和心理康復,基金的管理與使用,補助金申請的實踐、方法,申請時效以及中斷,先行補償權,補償禁止等內容。在加拿大,國家為被害人提供了4種有效的參與訴訟項目。第一種是以警察為基礎的服務項目,該項目遍布加拿大全國,在被害人接受直接調查時,為被害人提供危險排除、精神支持、實際幫助和指點服務。第二種是以檢察官和法庭為基礎的類似證人/被害人幫助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提高被害人和證人對刑事司法程序的理解能力和參與熱情。它為被害人和證人提供法庭地點、刑事司法系統(tǒng)以及關于所涉案件的監(jiān)禁、緩刑的信息,咨詢和服務機構信息,服務機構通常設置于法院大樓內。第三種是以社區(qū)為基礎,通常包括性侵害服務中心、被害人倡導組織、不幸服務中心以及安全家園等項目。第四種服務是以一套系統(tǒng)為基礎,由一個特色機構將案件的信息進行搜索整理,輸入到網絡中。被害人可以通過訪問該網站了解自己案件的進展情況,也可以要求該特定機構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為其提供有關信息。加拿大比較盛行恢復性司法理念,實行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的和解,加害人真誠悔過,獲得被害人的諒解,達成賠償協(xié)議。
9.奧地利
奧地利于1972年制定并于1993年修訂的《聯(lián)邦犯罪被害人扶助法》,共17項條文,規(guī)定了請求權人之范圍、救助范圍、收入或生活費用之補貼、醫(yī)療照顧,此外還規(guī)定了扶助給付之申請與處理、損害賠償請求權之讓予、社會救助給付之補償?shù)葪l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