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32 元
叢書名: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2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王耀華 編
- 出版時間:2008/9/1
- ISBN:9787807510833
- 出 版 社:上海音樂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J607.1
- 頁碼:168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外國民族音樂/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教材》作為該課程的一個教學內容載體,力求貫徹以下編寫原則:一是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試圖通過各音樂文化區(qū)概況介紹、主要音樂體裁形式及其曲目賞析和音樂特征分析,使讀者對各音樂文化區(qū)的民族音樂(尤其是傳統(tǒng)音樂)有一個初步的較為準確的了解;二是概略性和簡明性。所選曲目力求具有代表性意義,少而精,希望在規(guī)定的學時內能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概略理解各音樂文化區(qū)簡況的目的;三是可操作性。按教材要求附上復習題,便于讀者掌握主要內容,達到教學目標,并且提供教學相關資料,滿足課堂教學要求。
前言
緒論
一、民族音樂、世界民族音樂與外國民族音樂
二、世界民族音樂的文化區(qū)劃
三、音樂教育中的外國民族音樂
第一章 東亞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亞洲及其自然、社會、歷史、文化
二、東亞文化及音樂概況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一、日本“雅樂”《越天樂》
二、日本“能樂”《舟弁慶》
三、日本民謠《江差追分》、《八木節(jié)》、《櫻花》
四、日本箏曲《六段》、《春之!
五、日本“尺八本曲”《巢鶴鈴慕》
六、日本沖繩《安里屋“用達”》、《御前風節(jié)》
七、朝鮮半島“雅樂”《表正萬方之曲》、舞蹈《鼓之舞》
八、朝鮮半島“傍梭里”《沈清歌》
九、朝鮮半島《阿里郎》
十、朝鮮半島“農樂”
十一、朝鮮半島“伽倻琴”《散調》
十二、朝鮮半島“大笭”《慶豐年》
十三、蒙古“長調”《清和世界的太陽》
十四、蒙古“短調”《草原四季》
十五、蒙古“呼麥”《圓蹄子的栗毛馬》、《像羊一樣小步走的爵羅馬》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一、彈性節(jié)拍和彈性節(jié)奏
二、五聲音階和五聲性旋法
三、漸變的音樂結
構四、單音性的音響表現(xiàn)形式
第二章 東南亞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自然、社會、歷史、文化
二、東南亞文化及音樂概況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一、印度尼西亞“甘美蘭”《心愛的鳥》
二、馬來西亞“薩佩”《朗多克》
三、馬來西亞“查賓”《狂風暴雨天》
四、馬來西亞“弄迎”《阿拉多姆》
五、馬來民歌“班頓”《歸去吧!》、《父親的眼睛》
六、馬來西亞舞蹈劇《羅摩衍那》
七、印度尼西亞“克恰”《爵伯格》
八、印度尼西亞“巴利斯”
九、泰國假面劇“康”《羅摩王子的冒險》
十、泰國“蠟燭舞”
十一、柬埔寨“阿撒普拉舞蹈”
十二、菲律賓民族舞蹈組合
十三、緬甸《王子王女的舞蹈》
十四、緬甸“約塔呀”《雨神之歌》
十五、老撾“摩拉姆”
十六、菲律賓樂器
十七、泰國樂器
十八、越南樂器
十九、緬甸樂器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一、以青銅和竹子為材料制作樂器
二、以二拍子、四拍子為基本節(jié)拍
三、部分國家采用“七平均律”
四、以單音音樂為基本形式,部分器樂合奏有復音層疊
第三章 南亞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自然、社會、歷史、文化
二、南亞音樂概況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一、印度“拉格”、“塔拉”、“斯魯?shù)佟焙汀棒數(shù)吕ぞS納琴”演奏
二、印度“西塔爾琴”《德夯拉格》
三、印度“格扎爾”《薩巴克·愛莎》
四、印度教祈禱歌《吉特一巴吉恩》
五、巴基斯坦《洛洛·罕》
六、巴基斯坦“卡瓦利”《贊美安拉之歌》
七、孟加拉“巴提亞利”《船歌》、《精美的船在河里行》
八、孟加拉“保烏爾”《拉蘭·吉蒂》、《雷姆·塔特瓦》、《古魯·塔特瓦》
九、孟加拉舞蹈《金色的纖維》
十、孟加拉舞劇《我們的生活》
十一、斯里蘭卡《潘恰·荼爾亞》
十二、斯里蘭卡“狩獵歌”
十三、尼泊爾《巴圖勒·超爾的喪禮》
十四、尼泊爾圓鼓獨奏
十五、尼泊爾加德滿都藏傳佛教慶典音樂
十六、尼泊爾假面舞《瑪巴卡利·雅班》
十七、不丹假面舞《凱姆》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一、形態(tài)特征
二、審美特征
第四章 西亞、中亞、北非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自然、社會、歷史、文化
二、西亞、中亞、北非音樂概況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一、伊朗“達斯特加赫”《塞爾艾斯克》
二、伊朗“桑圖爾”《沙漠上的駱駝商隊》
三、伊朗“塞塔爾”《馬胡爾套曲選段》
四、土耳其《巴斯里·胡拉》
五、土耳其《古陸軍進行曲》
六、土耳其“瑪卡姆”《色恰哈》
七、土耳其《厄爾嘎茲》
八、伊拉克“貝都因”民歌
九、敘利亞《你呀!你呀!》
十、格魯吉亞《蘇麗珂》
十一、亞美尼亞《燕子》
十二、哈薩克斯坦《賽馬》
十三、烏茲別克斯坦《巴約得第五號》(選自《莎什瑪卡姆》)
十四、突尼斯“馬路夫”《酒、杯與戀》
十五、摩洛哥《黃昏》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一、波斯一阿拉伯音樂體系的主導地位及其音樂特征
二、民俗音樂的多樣化
三、宗教音樂的共同性
第五章 非洲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自然、社會、歷史、文化
二、非洲音樂概況、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第六章 歐洲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第七章 北美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第八章 拉丁美洲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第九章 大洋洲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前言
緒論
一、民族音樂、世界民族音樂與外國民族音樂
二、世界民族音樂的文化區(qū)劃
三、音樂教育中的外國民族音樂
第一章 東亞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亞洲及其自然、社會、歷史、文化
二、東亞文化及音樂概況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一、日本“雅樂”《越天樂》
二、日本“能樂”《舟弁慶》
三、日本民謠《江差追分》、《八木節(jié)》、《櫻花》
四、日本箏曲《六段》、《春之!
五、日本“尺八本曲”《巢鶴鈴慕》
六、日本沖繩《安里屋“用達”》、《御前風節(jié)》
七、朝鮮半島“雅樂”《表正萬方之曲》、舞蹈《鼓之舞》
八、朝鮮半島“傍梭里”《沈清歌》
九、朝鮮半島《阿里郎》
十、朝鮮半島“農樂”
十一、朝鮮半島“伽倻琴”《散調》
十二、朝鮮半島“大笭”《慶豐年》
十三、蒙古“長調”《清和世界的太陽》
十四、蒙古“短調”《草原四季》
十五、蒙古“呼麥”《圓蹄子的栗毛馬》、《像羊一樣小步走的爵羅馬》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一、彈性節(jié)拍和彈性節(jié)奏
二、五聲音階和五聲性旋法
三、漸變的音樂結
構四、單音性的音響表現(xiàn)形式
第二章 東南亞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自然、社會、歷史、文化
二、東南亞文化及音樂概況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一、印度尼西亞“甘美蘭”《心愛的鳥》
二、馬來西亞“薩佩”《朗多克》
三、馬來西亞“查賓”《狂風暴雨天》
四、馬來西亞“弄迎”《阿拉多姆》
五、馬來民歌“班頓”《歸去吧!》、《父親的眼睛》
六、馬來西亞舞蹈劇《羅摩衍那》
七、印度尼西亞“克恰”《爵伯格》
八、印度尼西亞“巴利斯”
九、泰國假面劇“康”《羅摩王子的冒險》
十、泰國“蠟燭舞”
十一、柬埔寨“阿撒普拉舞蹈”
十二、菲律賓民族舞蹈組合
十三、緬甸《王子王女的舞蹈》
十四、緬甸“約塔呀”《雨神之歌》
十五、老撾“摩拉姆”
十六、菲律賓樂器
十七、泰國樂器
十八、越南樂器
十九、緬甸樂器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一、以青銅和竹子為材料制作樂器
二、以二拍子、四拍子為基本節(jié)拍
三、部分國家采用“七平均律”
四、以單音音樂為基本形式,部分器樂合奏有復音層疊
第三章 南亞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自然、社會、歷史、文化
二、南亞音樂概況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一、印度“拉格”、“塔拉”、“斯魯?shù)佟焙汀棒數(shù)吕ぞS納琴”演奏
二、印度“西塔爾琴”《德夯拉格》
三、印度“格扎爾”《薩巴克·愛莎》
四、印度教祈禱歌《吉特一巴吉恩》
五、巴基斯坦《洛洛·罕》
六、巴基斯坦“卡瓦利”《贊美安拉之歌》
七、孟加拉“巴提亞利”《船歌》、《精美的船在河里行》
八、孟加拉“保烏爾”《拉蘭·吉蒂》、《雷姆·塔特瓦》、《古魯·塔特瓦》
九、孟加拉舞蹈《金色的纖維》
十、孟加拉舞劇《我們的生活》
十一、斯里蘭卡《潘恰·荼爾亞》
十二、斯里蘭卡“狩獵歌”
十三、尼泊爾《巴圖勒·超爾的喪禮》
十四、尼泊爾圓鼓獨奏
十五、尼泊爾加德滿都藏傳佛教慶典音樂
十六、尼泊爾假面舞《瑪巴卡利·雅班》
十七、不丹假面舞《凱姆》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一、形態(tài)特征
二、審美特征
第四章 西亞、中亞、北非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自然、社會、歷史、文化
二、西亞、中亞、北非音樂概況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一、伊朗“達斯特加赫”《塞爾艾斯克》
二、伊朗“桑圖爾”《沙漠上的駱駝商隊》
三、伊朗“塞塔爾”《馬胡爾套曲選段》
四、土耳其《巴斯里·胡拉》
五、土耳其《古陸軍進行曲》
六、土耳其“瑪卡姆”《色恰哈》
七、土耳其《厄爾嘎茲》
八、伊拉克“貝都因”民歌
九、敘利亞《你呀!你呀!》
十、格魯吉亞《蘇麗珂》
十一、亞美尼亞《燕子》
十二、哈薩克斯坦《賽馬》
十三、烏茲別克斯坦《巴約得第五號》(選自《莎什瑪卡姆》)
十四、突尼斯“馬路夫”《酒、杯與戀》
十五、摩洛哥《黃昏》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一、波斯一阿拉伯音樂體系的主導地位及其音樂特征
二、民俗音樂的多樣化
三、宗教音樂的共同性
第五章 非洲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自然、社會、歷史、文化
二、非洲音樂概況、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第六章 歐洲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第七章 北美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第八章 拉丁美洲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第九章 大洋洲音樂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樂器及其音樂
第三節(jié) 音樂特征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