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彥
江西省新干縣人(井岡山地區(qū)),1996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毛澤東思想教研室主任,中共海南省委黨校兼職教授, 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鄂爾多斯市委黨校客座教授。
已出版著作《晚年陳獨秀(1927一1942)》(人民出版社2006年)、《救活農村:民國鄉(xiāng)村建設運動》(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中國共產黨怎樣治理腐敗問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導讀》(人民出版社2017年)。
序 李君如
導論: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和歷史地位
一、如何認識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的關系?
二、如何認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
三、如何認識新民主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異同?
四、如何理解毛澤東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
五、如何認識孫中山平均地權思想和毛澤東耕者有其田思想的異同?
六、如何認識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正確總結歷史經驗教訓?
七、如何有效貫徹民主集中制,防止個人崇拜的再次出現?
八、如何認識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
九、如何認識《實踐論》和《矛盾論》的寫作背景?
十、如何認識《論十大關系》沒有堅持下去的原因?
十一、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十二、如何認識實事求是知易行難?
十三、如何看待今天的毛澤東熱?
十四、如何避免形成新的盲從和教條主義?
十五、如何在今天體現毛澤東思想?
后記